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6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6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147篇
理论方法论   177篇
综合类   1621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01.
102.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本文研究了如何在新形势下通过中国梦来引领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从而构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的研究视角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理论出发,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方法论、主体论、载体轮等方式来分析中国梦理念与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03.
周松青 《学术论坛》2012,35(10):165-170
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在本质上组成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些参与者可以区分为核心人群和边缘人群,他们通过一定的内在机制组成了虚拟网络、通讯网络和面对面人际网络,以之为平台组织和发动群体性事件,这三种网络表现出复杂网络的特征。为了实现对群体性事件的干预,需要通过网络测量建立这三种网络的聚类特征,找出群体性事件得以发起和展开的核心人物的关系链,以选择性攻击方法阻断这种关系链,最终实现引导、控制和瓦解群体性事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4.
比较文学研究因其研究对象是文学文本或文学现象,这就需要立足于文学现象或事实的文学性,不能脱离语言艺术层面或诗学,把审美现象替代为历史、哲学、宗教等。而比较文学研究的这类困难,是其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自然结果,要解决这些苦难,须自觉克服比较文学研究过程中的民族主义动机:比较文学研究不应该是现代文学理论发达或传统文化悠久之国度的学者,用来计算本国文学财富及其影响世界的手段,更不是用来区分文学发展中的债务人和债权人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5.
面对为数众多的中国文论关键词,有必要分门别类而使其有序化呈现。通过关键词之类分,可在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方面彰显中国文论关键词潜在的体系与层级:在宏观层面,中国文论关键词以"三才"为主轴,以"元关键词—核心关键词—基本关键词"为序列展开;在中观层面,关键词之间通过对待立义、互文见义、由境生义等形式彼此关联;就微观层面而言,关键词自身语义还会因时代、地域、学派、文体之异而有所区分。明晰此点,将有助于纠偏当前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体系模糊""拼盘化""快餐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罗祎楠 《社会》2019,39(1):98-128
本文尝试从思想史视角反思质性研究方法,以揭示被结构视角遮蔽的研究过程,从而探讨一种直面内心的反思性社会科学研究方式。思想史视角强调回到文本去阐释书写者赋予研究方法以意涵的思想过程。本文以“推论”“充分必要性”与“意义”等三种方法论立场中的方法意涵构建过程为例展现这样的思想过程:方法论如何引导了对特定研究方法的选择;当方法论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时,书写者如何在原有方法论立场中发展对质性方法新的理解以捍卫方法论的合理性;书写者如何在强调与其他立场的区分中发展对方法的理解。本文由此揭示了看似相同的方法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意涵和实践差异。一种围绕“意涵”展开的方法知识系统将有可能被建立起来。思想史视角为反思性的质性方法知识构建提供了可以付诸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9.
逻辑实证主义从元层次的概念和推理规则出发研究科学的本质、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的辩护和进步的合理性。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了近代以来关于科学性的标准及科学合理性的思想,其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科学性标准及还原主义、假设——演绎、描述主义和工具主义、经济学与伦理学分离等研究方法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方法论基础的科学哲学思想对于正确认识逻辑实证主义及其影响,完善经济学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