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8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503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570篇
理论方法论   101篇
综合类   1134篇
社会学   104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小农户分为纯小农户、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和非农农户四种类型,乡村振兴视角下探索分化小农户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尤为重要。混合型发展基于高度分化和异质化的小农户群体特征,分别采用转型之路、多元之路、特色之路和选择之路,统筹推进四类小农户实现分型发展,综合推进小农户嵌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引导小农户积极融入业态培育和产业培育当中,助力农业农村新旧动能实现平稳转换。  相似文献   
102.
新加坡独立建国后,围绕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主题,甩掉百年被殖民的历史遗产与独立建国的现实困境,立足国情,从政治角度促进族际整合,以组屋为平台,以“族群比例”为手段,利用转换空间位置弱化族群集体差异,强化个体差异,培育公民意识,智慧地将多民族国家治理中棘手的种族矛盾、族际冲突化解,成功地打造了国家认同,柔性地实现了民族国家建构的宏大目标.作为塑造国家认同的一种策略和手段,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新加坡经验”,它的意义是世界性的,这对于我国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骆越国雄踞于南越国的西南部.南越国对骆越国的统治是松散的,骆越国有较强的独立性,骆越国是南越国的国中之国.南越国推行“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汉人入乡随俗,鼓励汉越通婚,对越俗革陋鼎新,吸收越人参政,允许越人自治,融洽了民族关系.骆越国在先秦时期呈现明显的骆越文化特征,但在南越国时期,由于汉越文化涵化,汉文化元素增多.  相似文献   
104.
张媚玲  邹念琴 《民族学刊》2018,9(4):39-49, 108-111
关于泰-傣诸族群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了百余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环东南沿海直至与云南、东南亚相连接区域,且国别区隔明显。对于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诸族群的研究,尚未得见系统、整体性的成果面世。本文拟围绕涉及该交角区泰-傣诸族群的族源、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零散研究进行梳理并加以评述,以期从整体联动性的视野对泰-傣诸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研究空间做进一步深入拓展,同时,针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族源问题有待进一步廓清;以地缘政治及文明交汇区域为整体历史背景的长时段探究有待开启;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翻译和整理有待深化;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微观研究有待推进;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5.
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认为,当前"族群"和族群理论的应用在一定范围内泛滥,有取代"民族"概念的趋势,应该引起注意.两个概念都有特定的内涵,不能互相取代."族群"概念应是"民族"概念的补充,是对"民族"的细化研究.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含义和关系,有利于正确地指导民族工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6.
先秦族群迁徙融合是华夏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族群迁徙的规模和范围有所不同,华夏民族形成时期其主体是不断变化的。华夏民族的原胚和最初主体是汇聚和融合于中原的炎黄族群;到尧舜禹时期,除了中原地区的晋陕豫联盟外,东夷族群的加入使华夏民族主体得以扩大;夏商时期,夏商族群的扩展迁徙使夏商族群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主体;周代分封制的建立实现了族群的大范围融合,华夏民族的主体不再以少数族群为主,而是发展成为真正的融合性主体。  相似文献   
107.
民族社会问题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就存在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凸显.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民族矛盾上升、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流失、国家认同的弱化三方面的挑战.促进民族地区自身的全面发展,建立适应社会分化时期民族社会问题的整合机制,不断提高驾驭民族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民族地区的中介组织以提高政府公信力,是解决民族社会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0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快速分化,已经形成五大社会经济等级,十大阶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正迈向多元社会,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导致各阶层之间处于一种相对松散的、缺乏紧密联系的无序状态,尤其是农民与其他阶层之间的社会差距日渐增大.为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社会融合,把农民再度吸纳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之中,国家近年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位于社会分化不同板块上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公共领域里找到了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的契机,二者的有机结合为修补横梗在城乡之间的社会裂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有助于社会融合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9.
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城市零售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城市零售体系的空间集聚与分化趋势和业态结构的多样化与多层次性现象日益明显;新旧零售业态的激烈竞争,加剧了社会商业资源浪费和商业空间布局的结构性失衡,引发空间外部性负面效应,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问题;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科学规划和规制来实现城市零售业空间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10.
广州世居满族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从京津派驻广州的八旗官兵的后代。二百五十一年来其人口变迁注释了他们在广州进行文化重构的过程。尤其显示出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族群不断强化族群认同,争取自我发展机会,完全融入广州现代社会。同时,人口变化数据也显示了他们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希望得到国家、地方社会和民众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