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79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89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618篇
理论方法论   127篇
综合类   1486篇
社会学   687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观华裔美国小说的主题内容,“唐人街”、“母与女”、“父与子”等典型母题得到了反复的、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这些母题蕴含了华裔美国人特殊的离散、迁徙的族裔经验,是中国和美国文化传统合力作用的产物,具有相对稳定而特殊的文化人类学内涵,是我们给华裔美国文学定性的重要依据。本论文在华裔美国历史、文化和族裔心理的观照下,利用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后殖民与文化批评理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等理论工具,通过对以上三个典型母题的剖析,对华裔美国文学特有的族裔经验的书写,混合的文学传统和文化想像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展示。一、…  相似文献   
102.
解说作为旅游的重要环节,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强调解说内容,忽视了解说方式对于游客旅游体验的影响。文章选取香港海洋公园的海洋奇观水族馆为案例,探究旅游解说中不同感官引导方式对游客教育感知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感官引导对游客教育感知有影响,不同感官引导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上的差异;无感官引导方式对游客教育感知的影响体现在知识维度的提升,并无态度和行为维度的显著变化;感官引导对游客教育感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均有显著影响,视听引导比视觉引导的影响更加显著。文章在旅游情境下探讨游客如何调用感官实现与情境的互动,从生理层面补充了旅游教育感知研究中仅关注主观心理认知的不足,为具身视角下的旅游体验研究作出新的尝试和探索,对于现实旅游景区的解说系统结合感官体验特征进行规划与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网络平台,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身体缺场的情况下进行消费。与传统线下消费相比,网络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彰显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趋势。时空分离的缺场空间使得人们在实施某些社会行为时的心理产生了变化,由此,消费内容、消费选择及消费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转变。身体缺场的个性化消费存在一些可能影响正常消费秩序的问题,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的网络个性化消费监管办法和信息共享平台,健全有关法律制度体系,并加强相关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4.
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阐释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和存在本质的呈现,并分析她的诗对存在、死亡、本源和身体进行的形而上的终极思考和追问,以及她对历史与人的存在的深刻感悟。  相似文献   
105.
106.
《社科纵横》2019,(12):113-118
近年来,随着对办学规模、办学效益、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安全管理等的追求,学校既通过正式制度管理教师,也通过非正式制度规约教师。教师管理中的正式制度主要表现为精准可见的时空控制、频繁细密的教育检查和严格精细的考核评比;非正式管理制度最为常见的策略是"领导在场"与"加班"、非暴力的规约以及榜样他人的力量。日益绵密精细的教师管理让教师的身体驯顺、思想规矩,但与此同时,教师们亦通过无处不在的"出工不出力"、"鞭子不赶不走"、"反监控"和"故意捣乱"等方式进行日常抵制。教师管理最终的目的是让教师成为自由、理性、有温度、有灵魂的人,需要反思的是教育竞争越激烈、教师管理技巧越精细,就越需要关注教师、解放教师。  相似文献   
107.
在郭店楚简《语丛》《太一生水》文本中,存在着三种身体隐喻模式,其一为己身隐喻,以肉身为概念产生的理据;其二为阴阳耦合隐喻,以身体-两性关系为隐喻逻辑,形成概念对子;第三为孳乳隐喻,由元概念孳乳产生子概念,并进一步衍生出家族概念体系。其中阴阳耦合隐喻与孳乳隐喻常常互相包含、交替进行。这三种身体隐喻模式,是中国哲学概念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古代训诂学术传统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