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4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494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160篇
人才学   9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434篇
理论方法论   386篇
综合类   4651篇
社会学   602篇
统计学   7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798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五代时期是一个分裂混战的时期,战争经常发生。后周与北汉之间进行的高平之战,在五代史上并非一场大战,但它却是五代史的一个转折点,意义非常重要。本文对高平之战的缘起、双方胜负的原因以及战争的意义作了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2.
本文立足于芥川龙之介<地狱变>的文本,对这篇小说蕴含的思想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作者在小说中并不是简单地对社会的恶和不公进行批判,也不是对主人公的不道德的艺术观提出批评,而是揭示了人性中的永恒矛盾,这就是人的世俗常情和艺术的超越精神的矛盾.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牺牲而使矛盾双方得到了调解,完成了一个黑格尔式的悲剧.文章最后将该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与西方悲剧意识从古今两个层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3.
郭绍虞的<诗话丛话>是我国第一部以诗话形式论述诗话之体的著述.<诗话丛话>对数以千计的中国诗话进行了系统的总体研究,以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零散杂芜的中国诗话之话予以梳理,使之体系化、类别化,不愧是诗话研究的拓荒之作,对诗话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赫立环 《职业》2008,(14):65-66
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师生的心态对"教和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快乐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使教学活动有趣、快乐,师生双方都感到幸福、愉快,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5.
非离婚之诉是不以离婚为前提的,无过错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以配偶权被侵害为由提起的诉讼。本文对非离婚诉讼的概念、特征、以及非离婚之诉的适用范围,确立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56.
<晏子春秋>主要是通过记述晏婴的言行轶事来表达他的思想,全书所记的188个小故事都基本与他相关,基本是以他为中心选材和组织叙事的.所以,就此而言,<晏子春秋>的体制是近于后世的传记的.而其多以来源于民间的逸闻轶事为资材的做法也对后世传记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正>通过上面两期的连续介绍,女性朋友对内衣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的身材已经心中有数了。这是好现象!现在,你可以静下心来好好为自己动手挑选一款合适的内衣了,尤其是在这春风荡漾的夜晚,一款合适的内衣,定能为你  相似文献   
58.
“科学共同体”这一概念源自于英文中的Scientific Community,由英国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波拉尼在《科学的自治》一文中最早提出。其最初含义是指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并专  相似文献   
59.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梁启超民族主义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少于种族和情绪的冲动,更多的是对国民性的深层思考和重新建构,通过对具有理想人格的“新民”的设计,而使中国终达至“新国”的目标,即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它为最上之团体,具有优先性。“新民”与“新国”及其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构成他民族主义的主要内涵,这一思想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流。  相似文献   
60.
史华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以为严复作<天演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反驳赫胥黎,替斯宾塞辩护,是不能成立的.这涉及到严复令史华慈大感困惑的一点:在决定论和唯意志论之间游移.这多少是因为史华慈深谙西方哲学中决定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而对中国哲学中从荀子到刘禹锡、柳宗元等,在传统的"天人之辩"上,主张"天人相分"的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严复恰恰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严复的理路,还可以在儒佛乃至民间心理中寻找到更多的依据,而史华慈所说的"力本论"其实是其一贯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