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51岁的四川绵竹县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用身体护住4名学生,自己壮烈牺牲,事迹震撼了亿万人的心灵。谭千秋的女儿、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18岁的谭君子,在父亲遗体的衣兜里惊讶地发现了一张自己的照片。那张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是她六个月大时拍摄的。 相似文献
52.
雪影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9,(6):19-21
家,对于夫妻来说,是深夜未归时永远亮着的那盏橘黄灯;对于儿女来说,是父母熬好的黄澄澄的小米粥;对于流浪的人来说,是中秋节的那块月饼,是过年时的串串鞭炮声。而对于倪重雷来说,朴实、憨厚、大爱无言的嫂子就是他的家! 相似文献
53.
54.
罗万梅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67-168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主人翁孔乙己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悲哀!我们不妨以文中的省略号来窥见孔乙己的悲剧。 相似文献
55.
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世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和“主体性形而上学” ,在语言观方面认为语言不过是说话人 (主体 )的活动 ,要求语言的意义直指感性的对象 (变动不居的在场物 )或抽象的概念 (恒常的在场物 )。现当代哲学反对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 ,反对抽象的概念哲学 ,主张在场物与不在场物都在现实世界之内 ,二者的相通相融是哲学的追求目标。这种哲学在语言观方面认为语言的意义主要源于在场与不在场的结合为一 ,不一定要求感性对象的出场或符合抽象概念 ,甚至不要求说话者 (主体 )的出场 ,诗的语言尤具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56.
中国先秦时代,人们通过对"声"、"音"、"乐"意义辨析而形成流传至今的"音乐"观念,"以声变成音,音和乃成乐","和"是音乐美学之核心观念.一为人间社会"政通人和",一为超越政教功利顺应自然的"天人之和".古代音乐家有两种审美取向:一是由"乐以安德"而至"美善相乐"实现教化目的;一是以"无言而心悦"而强调"声无哀乐",维护音乐创作与接受独立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