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87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53篇
理论方法论   101篇
综合类   745篇
社会学   211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波波 《公关世界》2022,(19):118-120
大学生正处在“三观”构建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尝试把冬奥会这个鲜活的资源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扩展德育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对冬奥会精神、冬奥会故事和冬奥会健儿品格的认知,结合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确保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导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2.
从赛典赤对云南的治策看蒙元的民族统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铁 《回族研究》2004,(2):35-39
赛典赤在云南的施政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蒙古族统治者进入中原后统治思想及治策的变化。从赛典赤对云南的施治可以看出 ,蒙元的民族统治政策的内容和影响十分复杂 ,既有“四等人制”下重点对汉族的压迫和防范 ,也有在信任边疆少数民族基础上形成的土官制度。就云南等南方边疆地区而言 ,蒙元民族统治政策的后一部分积极意义较为明显。因此 ,有必要对蒙元的民族统治政策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最基础、最普遍、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日常交往认知。按照认知的客观属性,可以把认知分为概念、管理和自觉三个阶段以及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伦理价值。日常交往的认知活动就是从极为平凡、极为普通的事情中引申出来极为有用、极为深刻的东西。概念认知活动的理解和感知、管理认知活动中的命令和服从、自觉认知活动中的愿意和主动都表现了日常交往认知的主体物和附着物、个人行动和集体行动、依存和冲突三对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的处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社会关系共同点才能够充分表现出来。对这些关系的处理离不开认知中的四个要素的运用,也离不开认知反映机制的运用。  相似文献   
74.
在大众文化审美形象化和欢乐身体化的今天,大众文化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却越来越匮乏甚至一度消失。人的存在确实需要现代经济和技术,但又不能仅限于现代经济和技术:如果说大众文化带有很大的技术“物性”,那么人不是物;如果说大众文化诱惑、满足、填塞着人的日常感性欲望,那么人不仅仅是日常感性的存在;如果说大众文化造就着一个市场秩序似的标准化感受,那么人是不能完全被标准化的。在日常感性得到较好满足的先进国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显得很理直气壮,然而,在日常感性相对匮乏的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的具体效益还是相当复杂的。  相似文献   
75.
当前老城复兴中的人文转向尝试将“人”及其“真实生活”带回更新进程,但“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始终是个难题。作为前沿文化实践,“再造日常”搭建了不同人群间的沟通对话机制,重塑了制度内外对接转化机制,需在城市更新和社会转型的双重意义上来理解。本文以一个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营及新型公共文化建构为例,从“找回公众”“消融区隔”和“淡化权威”三方面展现这个界限消抹和连接再造的过程,其背后是空间活化、文化再生及地方治理品牌化三重机制的叠加,它使老城生活在空间、人群和制度上由表及里地向外打开。通过日常的再造,行动者以文化再生产的柔性力量探入国家-社会连接处的肌理,推动了转型,这也使关于“社会的生产”的讨论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76.
77.
78.
日常生活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其内在逻辑,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手段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要利用并发挥好新媒体的重要作用、探索相关的路径,以便在新媒体背景下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79.
作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思维的基本图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日常思维的经验图式或常识图式,二是日常思维的习俗性图式或礼俗性图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凭借经验思维和常识思维自在自发地进行维持个体生存与再生产的各种活动,它以重复性、自发性、实用性为基本特征,这与非日常思维的自觉性、反思性和创造性特征相区别。其次在人与人的主体间关系上,人们基本上遵循世代相承的各种风俗、习俗、礼俗等进行日常交往活动,它具有礼俗性、情感性、不平等性的特征,这与非日常交往活动所具有平等的、契约化的、理性化的思维特征相区别。  相似文献   
80.
安玉红  贾博 《现代交际》2012,(11):190-191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受到社会多种渠道信息的影响,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国家政策与工作内容两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进行了合理定位,并通过分析80、90后大学生的共同特征对辅导员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分层论述,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