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7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404篇
劳动科学   58篇
民族学   182篇
人才学   111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1172篇
理论方法论   520篇
综合类   2504篇
社会学   456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清统一台湾后,康熙消极地防守台湾。到雍正时期才转向积极经营台湾。这是一个重要转折,蓝鼎元是这一转折的积极推动者。在这一转折中,蓝鼎元对台湾海防的地位及设置,台湾经济开发、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主张;这些建议和主张,为清王朝制定对台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直接或间接为清统治者所接受;他是从清初统一台湾的施琅到清后期全面振兴台湾的刘铭传之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台湾开发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加紧侵华,中日矛盾上升,民族危机进一步激发国人的民族主义思想,国人对台湾的关注逐步升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创建于30年代初的《新东方》《新亚细亚》两份刊物。它们在“东方革命”与“新亚细亚主义”的口号下,刊发了不少有关台湾问题的文章,其内容包括回溯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揭露日人对台湾人民的殖民统治、评析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思考大陆人民应如何回应台湾的民族解放运动等,集中体现了当时国人对台湾的认知水平与基本观点。这一时期国内知识界依据“民族自决”的理论,将台湾视为反帝反殖民斗争的同道,公开提出团结“台湾民族”抵抗日本殖民统治。“民族自决”的反帝反殖民理论在抗战期间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其对“台湾民族革命”“两步走”的解释,揭示了所谓“台湾独立”只是相对日本殖民者而言,其最终目的仍是回归祖国。而“台湾民族”的提法同样源自“民族自决”理论,有其特定的时代与政治意义。“民族自决”论深化了国人对台湾的关切,连接了两岸的抗日革命运动,更为之后的光复台湾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63.
1858 年日本与欧美诸国先后缔结修好通商条约, 大体构建了日本与西方列强之间的近代条约 体系。 由此直到 1871 年 《中日修好条规》 签订, 在日中国人一直以 “无条约国民” 的身份生活在开港后的 日本。 为了寻求出路, 他们往往通过借用欧美商馆名义或受雇于欧美商馆等形式获得合法的居留和贸易权 利, 因身份而受到多重限制和双重管理是当时在日中国人所面临的现实处境。 通过对这一时段在日中国人的 生存状况及其管理问题的历史考察, 既可加深对日本华侨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其历史作用的理解, 也可为深入 研究近代中日关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4.
将30头30±2kg的育肥猪(长白×内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个体户原用添加剂,试验组采用自配高铜添加剂。结果表明:对照组日增重341.67g,料肉比4.0:1试验组日增重364.67g,料肉比3.7:1。两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5.
1951年11月5日,纪弦等人创办的《新诗周刊》借《自立晚报》副刊版面出版。这是当代台湾第一份面向全岛的新诗园地,率先为中国新诗在宝岛开创新局面。它的创刊带动了50年代台湾诗坛的活跃,其近二百名作者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品,并发掘了一些有才华的新进诗人。它通过译诗、译著介绍世界新诗潮,其中许多作者成为后来“现代派”运动的中坚,它催生了现代诗运动的展开。它继承了古代诗歌的抒情传统并延续于后世。它重视提携本土诗人,使两岸新诗精神得以汇流。  相似文献   
66.
《决策与信息》2005,(5):36-38
毛泽东和平统一思想(1956年提出,蒋介石执政),1956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当年元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只要现在爱国,国内国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不咎既往。”后又多次说:“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67.
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汉字与中国化佛教两要素涵化而成的“汉译佛教词语”,久为东亚各国所通用。在中国和日本,汉译佛教词语构成宗教、伦理、哲学等领域的中坚概念。汉译佛教词语藏于汉译佛典之中,其形成期相当于佛典汉译期,主要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汉译佛教词语在中日两国间的互动,则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相似文献   
68.
20世纪20年代,台湾先进青年深感只有祖国强大才能解救被日本殖民者奴役的台湾,因此,他们纷纷参加祖国大陆的革命运动。1926年12月,在祖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广东的台湾青年学生在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的支持下,发起成立了广东台湾学生联合会。为了更好声援台湾人民反日斗争,1927年2月5日,戴季陶应广东台湾学生联合会之邀,在黄埔军校作了名为《孙中山与台湾》的演讲。该演讲使台湾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孙中山在临终之际,不仅关心台湾同胞及其革命事业,而且还高瞻远瞩,放眼东方和全世界,把台湾人民的解放事业与世界被压迫民族、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提出了联合世界被压迫民族和无产阶级共同打倒帝国主义的建议,进而为台湾人民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9.
高宽课程一日常规是幼儿一天活动的顺序,因其支持幼儿的主动性发展顺应了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而备受推崇。但其本土化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教师没能领悟到高宽课程理念的精髓、在实践中过于注重形式、本土化探索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症状”。本文从文化、园长、教师和家长四个方面对上述“症状”进行了“病源”分析。最后提出在移植高宽课程一日常规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强化对高宽课程的深入研究、加强师资培训,搭建师资培训平台、重视园长培训,提供宽松的教育环境、加强家园合作,获得家长支持等五条建议,以求“对症治疗”,使高宽课程一日常规为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0.
张松 《职业》2016,(25)
机电专业的丁红兵,毕业以后进入了互联网行业.酷爱摄影的他,由于镜头价格高昂而产生触动,历经坎坷,终于研制出一款高性价比单反镜头.骨子里有一种"工匠精神"的丁红兵,自主研发的镜头技术打破了德日两国相机镜头的技术垄断,走到了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