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5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646篇
劳动科学   64篇
民族学   117篇
人才学   493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1619篇
理论方法论   1452篇
综合类   3978篇
社会学   993篇
统计学   7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718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759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506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世纪60年代末 ,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其产品销售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几乎达到了泛滥的程度。近几年 ,虽然日本经济处于低迷状态 ,但年国内生产总值仍达到42000亿美元 ,接近我国的5倍。今天 ,我国企业面临着日本企业曾面临的情况 ,同时面对着更加成熟但竞争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速度更快、无所不包的信息网络。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将要对我国打开的世界贸易组织大门面前 ,机遇令人兴奋 ,挑战也更加严峻。在这个时候了解地域和文化与我国相近的日本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历程 ,对我国…  相似文献   
32.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为成功的作品,它标志着川端康成的创作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川端康成的作品始终笼罩着一种感伤与非衰的情调,把悲与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川端康成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徒劳,他一方面追求人性的美,一方面又地其失云信心。  相似文献   
33.
龚隽 《中国学术》2000,(4):221-238
早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西方就有学者提出,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只不过是佛教外道的一流。1有意味的是,这一历史所积淀的观念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日本佛教学者祷谷宪昭与松本史朗所发动的“批判佛教”运动中得到热烈的回应。  相似文献   
34.
受体制的影响 ,中国的秘书和秘书工作与日本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的组成、行业化、性别特点、自动化程度等四个方面。相比较之下 ,日本在这些方面更规范 ,更符合现代社会对秘书和秘书工作的要求。而改变中国的秘书和秘书工作现状则应从推行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秘书组织、提高秘书素质、改善工作手段等方面入手 ,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5.
大江健三郎在小说叙事艺术上是富有现代开拓精神的作家。与大多数日本作家喜欢在杂志上现炒现卖文本的运作方式不同 ,大江通常要花一二年时间撰写作品并加以精心的润色方才出手。三六义田教授指出 :大江从不写那些所谓“粗制滥造的货色”(Potboilers) ,而是每一作品面世皆有思想哲理或艺术技巧上的新进展。1  评论家们注意到 ,为大江文学带来国际声誉的第一本重要长篇小说《个人的体验》(1 964 )就表现出了大江健三郎在小说叙事艺术上的一种尝试 ,它虽然是基于大江独异的个人体验之上的 ,却完全与日本“私小说”(Shi-shōsetsu)意趣迥异…  相似文献   
36.
所谓“对话”,可以释义为“交流”,即相互沟通之意。它包括 :(1 )作为哲学思想载体的“人”、即哲学家之间面对面的交谈 ;(2 )上述哲学家通过其论著间接地相互了解、评论和吸取对方的思想 ;(3 )当前人哲学家的思想物化为“论著”后 ,这些论著便成为该国的哲学思想文献 ,后人通过阅读这些文献了解和吸取对方的思想。基于上述理解 ,本文以“面向 2 1世纪的中日哲学对话”为题 ,着重就当代中日哲学交流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简略地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  在二千余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史中 ,哲学思想的交流始终是其重要的内容。近代以前 ,由于中…  相似文献   
37.
冷战后日本的安全利益和日本对其安全形势的认识都发生了变化 ,进而形成了以三个支柱为核心的安全政策 ,即强化日美安保体制 ,增强防卫力量 ,以及推动安全对话与防卫交流。这种变化对中日关系产生了多种影响。为限制其中的消极影响 ,作者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38.
日本式企业体制:构造与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独具特色的现代企业体制,即所谓日本式企业体制,曾在50—60年代促成高速增长,70年代抵御石油冲击,80年代缓解日元升值压力等重大经济事件中发挥过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而在90年代的长期萧条及其他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又暴露出一系列不容回避的严重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断恶化,才导致日本式企业体制本身也不得不处于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之中。本文拟对日本式企业体制的基本构造及其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已经或正在显现出的变革态势予以初步探讨。日本式企业体制的基本构造及其特征  本文论及的日本式企业体制,所指称…  相似文献   
39.
梁思礼轶事     
《国际人才交流》2000,(10):21-21
偶徇“私情”的主持人 梁思礼在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留学期间当了一阵子电台主持人。喜欢古典音乐的他,在播放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名曲时,偶尔也会徇点“私情”的播播中国的风俗习惯、政治观点。“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有人怀疑梁思礼是美国特务。并成立专案组调查梁思礼当主持人时的言行,得知梁思礼还播放过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著作时,大失所望.只得罢手。  相似文献   
40.
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母语教育从战后开始实行等级评价制度,一开始施行的是对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在学生群体中所处位置进行评价的“相对评价”,而后改为参照事先设定好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具体达到的能力和成绩进行评价的“绝对评价”。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基础教育母语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在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成果评价两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教师的主观判断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高;平民教育与精英教育之间的评价体系存在断层;部分评价工作商业化。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很好兼顾学习过程的“绝对评价”和学习效果的“相对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日本教育评价体系的效能和存在的问题,对评估我国正在推行的“双减”政策对教育评价的影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