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1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篇 |
民族学 | 28篇 |
丛书文集 | 200篇 |
理论方法论 | 25篇 |
综合类 | 486篇 |
社会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正>"观念"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这说明观念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先因(客观事物)后果(观念)的逻辑关系。学者立说,观念在先,是因为学者已经具有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对事物内外关系的把握,再将观念寓于笔墨纸张之中,使观念转换为实在的形 相似文献
42.
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离散余弦反变换(IMDCT)分解算法,把变换长度为N点的IMDCT分解为一对N/4点的IV-型离散余弦变换(DCT-IV/DCT-IV)。该变换的实现可以共享部分资源,从而减少所需的硬件。与已有的一些IMDCT快速算法相比,新的分解算法计算效率提高了3倍;硬件实现减少了1个锁存器(20%)、4个加法器(44%)和3个乘法器(50%)。设计相应的IMDCT硬件加速器并应用于AC-3音频的实时解码,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3.
44.
金相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
朝鲜族的打击乐是该民族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种类之一,风物与四物乐作为朝鲜族打击乐的前身与新兴形式,见证了朝鲜族打击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西方"马克思学"在"差异-异质"的对立方法下不断制造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神话。故解构马克思主义便成为其学术兴起、扩张、终结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其理论探讨域境的主旨。在这种旨趣下不断递进、逻辑演绎出的一些结论被国内一些学者盲从吸纳,为此必须认真梳理与辨析。 相似文献
46.
傅才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1):70-74
诗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它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个畸形阶层,本是国土大夫文人阶阶层的需要而生,因而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紧密联系而发展,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在信息传播渠道欠发达的古代社会中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诗词传播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47.
樊洛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3(1):39-44
人道主义文学主题在工业题材创作中的表现,经历了从现代文坛到当代文坛的多重变化。这其中有两种走向值得关注一是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变迁,往往影响着人道主义主题的文学诠释;二是随着“文学即人学”的创作深化,随着工业环境变革中人的问题的凸现,人道主义文学主题的开掘,会不断地以日益丰富而独立的表现形态,逐步走向创作的自觉。 相似文献
48.
赵联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0(3):58-62
英雄主题始终流贯于当代中国报告文学近50年的坎坷历程,由于各个历史时期价值观、审美范式以及文化氛围的差异,给这一传统主题带来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本文对英雄主题升降沉浮的发展轨迹作出了新的理性观照与梳理 相似文献
49.
殷德京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继文献〔1〕的研究,针对激光于界面反射法定义及测定玻璃一个特性点时,双片玻璃试样熔接过程中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用简化的模型,探讨了上述方法的测定机制。 相似文献
50.
从《笠山农场》看客家文化在台湾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92-96
《笠山农场》是台湾现代客籍作家钟理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以日据时期台湾客家人聚集地南部山区小镇为生活背景,着意刻画了台湾客家人的生活景象,从文化的视角,将近百年来客家族群在台湾的发展呈现出来。作者将客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民俗、语言三个方面融入到叙事之中,通过这些具体的族群文化形态,既表明了自身客家的文化身份,同时,也将也让我们看到了经过百年多的流变,台湾客家文化与原乡文化在保持本质一致的同时,也产生了差异,而这种差异既是客家文化发展变化的必然,也是客家文化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