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5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82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91篇
丛书文集   672篇
理论方法论   129篇
综合类   1681篇
社会学   154篇
统计学   33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本文从时空经济视角出发讨论了互联网出行服务在中国获得重要进展的原因,补充了共享经济概念,解释了大数据对于物信关系与结构演变的意义,总结了互联网共享出行的经济时空特点和发展条件,并分析了其在交通运输领域带来的影响。认为互联网出行服务利用数据化手段改善体验场景,以新的时空匹配模式推动改变原有交通格局,为解决传统集约性交通供给效率与离散化交通需求的矛盾提供了重要思路。提出的物信关系与结构分析框架也有助于深入认知各类互联网经济。  相似文献   
52.
正很多年前,张亚利即痴迷于时间。他说时间来也无声,去也无息,一来一过的行程中,只在世间遗留下一些东西,让你确定它确实来过,也属实走了。于是张亚利尽可能地搜集这些东西,以此作为时间经过并仍在流逝的物证。久了,不知不觉中就集聚了太多东西,排满了整整一幢三层小楼。张亚利想弄块"绕阳湾时间博物馆"的牌匾挂上门楼,人家说没那么个叫法,他才不情不愿地把"时间"换成了"历史":"凑合吧。"  相似文献   
53.
本文主要通过积极主动作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抓好科普宣传,增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四个方面来阐述"集聚优势资源建设科技强市"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4.
随着资源短缺、低碳约束、传统产业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日益突出,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注重创意、注重个人创造力的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还为解决城市发展和更新的矛盾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模式,在带来级差地租、推动传统产业空间置换、彰显城市文化实力、适应低碳城市要求、带动历史环境在保护中更新都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园区,成为城市转型时期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55.
《春江花月夜》这首婉约、圆润的古代诗歌,有着一套并不简单的内在文本结构。这种"结构"大致可以总结如下:以大自然,也就是"道"为依托的哲学时空文本结构;以男女悲欢离合为代表的人类情感时空文本结构;宇宙哲学与尘世间的伦理相互交叉、重合,最终合一的时空文本结构。这种三位一体的结构模式,即从哲学到人生再携带着人生返回哲学,就决定了这首诗歌不但有"情味",也有哲学味,更多的时候这两种"味"还是融合、互化为一体的。这一结构特点其实也并非是该诗所独有,古代的不少诗歌也是沿着这样一个路数写下来的。  相似文献   
56.
57.
58.
经济集聚、选择效应与企业生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模型与标准集聚模型相结合的嵌套模型,采用1999~2007年中国288个地级市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及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1999~2007年全国总体样本的检验结果来看,经济集聚对于多数制造业行业企业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即主要表现为拥挤效应而不是集聚效应;不同规模的城市对于不同生产率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低效率企业倾向选择中小城市回避市场竞争,即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2)1999~2002年及2003~2007年分时段全国样本检验结果及比较显示,在两个不同时间段,经济集聚对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生显著变化,1999~2002年期间主要表现为显著的集聚效应,2003~2007年期间主要表现出显著的拥挤效应。2003年以来,地区之间的"竞次式"补贴性竞争加剧,这削弱了区域内产业、企业的内在联系与协同发展,经济聚集过程中集聚效应显著减弱。此外,两个时段内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空间定位的影响均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3)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来看,东部地区城市经济过度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拥挤效应;西部地区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相对较低,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集聚效应。无论东部地区内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内部,对于多数制造业行业而言,选择效应均不显著。因而,全国层面呈现出的显著选择效应,主要源于低效率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中西部中小城市以逃避东部地区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59.
60.
采用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人口集聚的作用方向及其内部机制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人口集聚总体上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人口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力有一个先强后弱的变动趋势;分区域看,人口集聚的产业升级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中部地区人口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最大,而西部地区则最小。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偏向性技术进步效应以及政府干预效应是人口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三个主要作用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