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20篇 |
免费 | 503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95篇 |
劳动科学 | 83篇 |
民族学 | 1118篇 |
人才学 | 450篇 |
人口学 | 52篇 |
丛书文集 | 6964篇 |
理论方法论 | 1287篇 |
综合类 | 10990篇 |
社会学 | 1655篇 |
统计学 | 2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15篇 |
2023年 | 486篇 |
2022年 | 491篇 |
2021年 | 533篇 |
2020年 | 458篇 |
2019年 | 424篇 |
2018年 | 182篇 |
2017年 | 327篇 |
2016年 | 490篇 |
2015年 | 635篇 |
2014年 | 1526篇 |
2013年 | 1235篇 |
2012年 | 1496篇 |
2011年 | 1824篇 |
2010年 | 1739篇 |
2009年 | 1749篇 |
2008年 | 2239篇 |
2007年 | 1653篇 |
2006年 | 1252篇 |
2005年 | 1145篇 |
2004年 | 897篇 |
2003年 | 779篇 |
2002年 | 802篇 |
2001年 | 755篇 |
2000年 | 550篇 |
1999年 | 243篇 |
1998年 | 188篇 |
1997年 | 120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过去的3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50年,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实现跨越的30年。 相似文献
983.
984.
冯晓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49-51,48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根据当时的背景变化,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85.
王佩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1):146-149
在两型社会和国际文化名城建设中,长沙须深入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时务学堂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值得恢复重建。要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通过现代化经营,创造理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6.
"中国模式"是具有中国形态、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产物.同时,"中国模式"要求规范性与全面性解读,旨在最终取代危机缠身的全球资本主义整合模式."中国模式"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在表现.从众多中西相关研究中全面梳理有关"中国模式"的科学界定,可以有力地证明独树一帜的"中国模式"没有"克隆"当今世界主流发展模式,更以自身不断演变有力地证伪"历史终结论"与"华盛顿共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随之从治理战略和制度创新中凸显其在基本经济制度、体制转轨、发展道路及对外开放层面的制度机理与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87.
从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视角,利用历史回顾法和比较分析法,考察我国土地契约发展的历史,以期为当前农地流转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定位提供思路和建议。研究发现土地契约制度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萌芽、定型和成熟三个时期,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土地权属的确定、交易程序的规范、契税制度和交易后权利保障等方面。土地契约制度的发展具有延续性,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即使局限于当时土地制度的弊端,但对于当前土地交易尤其是农地流转的相关制度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研究结论认为当前地方政府应当从契约订立、中介组织建立和民间契约吸纳等方面的加强农地流转管理。 相似文献
988.
尚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1):64-69
德里达对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有他自己的特殊理解,他研究了观念的历史,以及根据所形成的心理习惯构成的观念,当然,这也是观念对象构成的历史过程。发生是一个陌生的过程:在即将来临的历史中包含着一种中断。德里达描述了从某种确定的目的论返回到胡塞尔所新近确立的起源问题的运动结构。德里达研究稳定的结构与发生现象学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德里达提出了关于解构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89.
蒋立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8):179-186
明清以来,书写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民族竹枝词发展迅速,反映出这些地区与内地联系的日益密切,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民族竹枝词继承了竹枝词“泛言风土”的传统,在注重少数民族风物、习俗描写(共时性描写)的同时,也给予了民族历史较为宽阔的叙写空间(历时性描写)。通过对清代贵州“水西”竹枝词文本进行叙事结构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明清以来民族竹枝词叙写历史的基本线索是重塑、再现边地族群融入王朝体系的历史过程,其叙事特点是形成了一种指向“大一统”政治秩序和儒家文教立场的意义结构。竹枝词对民族历史的叙写过程也是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符合儒家政治、教化伦理对沟通“华夷”关系、超越“华夷”分界的认同诉求,具有鲜明的历史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体现出深厚的历史理性。 相似文献
990.
历史主动精神是指历史主体立足于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分析历史规律、研判时代大势、凝聚主体力量的基础上,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牢牢抓住历史发展主动权的自觉意识和精神特质。毛泽东以其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面貌。毛泽东的历史主动精神主要体现在总结历史经验、遵循客观规律,深化历史认知、坚定历史自信,紧抓有利条件、把握历史机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方面。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当前,在“两个大局”交织的形势下,研究和学习毛泽东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特点,可以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赢得历史主动,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