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49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848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正>今年,历史悠久的山东大学已经走过了整整110个春秋了。抚今追昔,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其中最值得纪念和追忆的,无疑当是山东大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闪光足迹和辉煌成就。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山东大学是以"文史见长"闻名于世的。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东大学所享有的学术地位和学术盛誉是人文学科所铸就的。  相似文献   
142.
商王朝后期,随着中央王朝实力的增强,其对周边部族方国的辐射影响力也相应增强,这种辐射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具体表现。商王朝能够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主要取决于它的绝对统治地位及占据天下之中的优越地理位置。这种辐射力为后世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统一和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3.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其对人的文化属性的重视与强调,对人的复杂性与多面性的揭示,影响到了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的人的观念的变革,促使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格外重视对人的文化属性的强调和自身经验世界的建构。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人的观念的嬗变,也使得在这一人的观念支配下的文学创作超越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实践的双重误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成熟的重要标志与典范。  相似文献   
144.
民国后期,新疆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以使用传统农具的个体小农垦荒为特点的传统农业开始向注重科技化、机械化的近代农业转变。这一时期关于水利开发、推进农业近代化和移民的农业开发思想推动和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5.
<春秋>为孔子晚年依据鲁史所选择、整理的教科书,左丘明以"鲁太史"和"鲁君子"的身份为<春秋>补充了大量史料,编成<左传>,<左传>因此而与<公羊>、<谷梁>二传明显不同.后世儒家学者以经学今古文标准匡范<春秋>及<左传>,其实孔子在<春秋>中寄寓的"微言大义"渊源有自,承袭着古代"记事"、"实录"以外的另一史学传统,同时古代"记言"、"微言"的史学传统也因孔子整理<春秋>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6.
三峡库区城镇移民弱势群体扶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峡工程的逐步开展,重庆库区城镇移民中出现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就业等诸多方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建议通过发展库区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城镇移民弱势群体的消极思想、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等后期扶持措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生存与发展能力,保护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应有权益,构建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库区移民大家园。  相似文献   
147.
侯马盟书的内容反映了春秋末年宗族解体的事实,而宗族的解体则是当时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化,宗法制的周人传统在战乱频仍中逐渐走向消亡。当然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宗族的解体并不是突然分崩离析,盟书仍然强调效忠“宗主”,还提到“宗人兄弟”,说明这个时期宗族的外壳还在,只是它的本质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春秋末年社会结构演变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48.
政治形态的演进与知识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政治形态方面的知识基础为相应的政治形态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而政治形态的出现也是对相关知识基础的一种生动检验.中国古代由于政治的知识化及知识的政治化导致中国的政治形态长期停滞不前.到了清朝后期,政治知识化发生动摇,对政治形态的质疑也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49.
葛焕礼 《文史哲》2005,(5):40-45
啖助、赵匡和陆淳《春秋》学的学术转型意义,除却人所熟知的尊经排传,而又兼采三传、变专门为通学外,更有着理念层面上的内容:独特的《春秋》宗旨说建立了经文义说的主体性;记实书法原则的运用开启了“汉”、“宋”经学义理依据的转化;重以义例解经极大地加强了经文解说的自主性;重以“讥贬之义”解经暗含着其论说立场的转变;强烈的现实关怀再建了《春秋》经世学统。  相似文献   
150.
试论《春秋左传》中的尊称和谦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话双方的尊卑关系为主线,全面考察<春秋左传>中所见的尊称和谦称,揭示春秋时期尊谦称的使用规律及其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