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3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5篇 |
劳动科学 | 8篇 |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16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128篇 |
理论方法论 | 30篇 |
综合类 | 267篇 |
社会学 | 143篇 |
统计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郑文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
问是以与辞格、复句、篇章结构相融合为其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的。问是在与辞格相融合中求得了横向发展,在与复句相融合中完善了自身,在与篇章结构相融合中体现了自己的实践功能。这是一种开放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02.
儒道是对立冲突的两种意识形态.在历史上,老庄思想对儒家的社会道德时常起着颠覆和破坏作用.老庄以"自然之天"消解了儒家有意志的"道德之天",把"自然的人"从"宗教的人"中解放出来.老庄还以相对论和"齐是非"的观点否定和嘲弄儒家的做人原则和道德观念.道家对儒家道德的颠覆以魏晋时期最为典型.魏晋士人的伤风败俗和行为放荡是道家人生理想的具体实践.道家思想流行之时,就是儒家道德崩溃、塌陷之日. 相似文献
703.
张成权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23-27
通过对朱熹伦理学说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环节的分析 (如从学李侗、《近思录》编纂、鹅湖之会、《四书章句集注》完成等),阐发朱熹道德伦理学说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框架,即:朱熹道德伦理学说的出发点是解决求为圣贤与做圣贤难之间的矛盾;其道德伦理学说建构的起点是对“未发已发”问题的探索;其伦理学说的基本框架是:围绕“成德目标”(理想人格)对“成德工夫”作重点阐发,形成以解决本体论问题为前提、突出道德认知、致知与力行并重的道德伦理学说。 相似文献
704.
十年秘书长生涯,他曾奋力将巨石推上山巅,也一度在重压之下抑郁失语。他就是科菲·安南。或许很多人都记忆犹新,那一刻,这位有着贵族血统的黑人激扬地说,自己可以踏出联合国的大门。但联合国却离不开自己的心灵之窗。回望安南十年路,功过是非无须多言,我只想说,即便出身有别,奋斗的路上却有言不尽的相同。美国《纽约时报》曾用大篇幅连载安南的故事。安南是个不那么出色的小伙子,至少毕业的时候是那样的。进入联合国,他只能从最低职位做起,而且,他常推诿一些工作.更不愿意过多接触直属上司。“他简直不适合待在那里。因为不会与人打交道的人最终只有一条路——离开。” 相似文献
705.
文一同志: 你好!《中华魂》编辑部将你的来信和复印件转给我,作为一个年长的理论工作者,我很愿意同青年朋友进行思想交流.我们虽然还未曾谋面,但从你来信所谈的看法中,知道你是一位是非观念明确、思想十分敏锐的青年同志. 相似文献
706.
尚延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28-35
文章以19世纪早期《论语》四个版本的“问孝”四章的英译为例,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视角探讨了正副文本在体现话语基调方面的手段和作用,正文本作为译本的主体,译者主要通过运用语气、情态等系统资源来体现话语基调;副文本作为正文本的补充,译者通过副文本向读者提供话语参与者的地位和认同维度信息来建立起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显性的信息共享来体现话语基调。译者如果在需要副文本的地方没有向读者提供副文本,就需在正文本增加此类信息,以达到显化话语基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7.
探索汉语价值判断"是非"观念的来源以及与原初"是"时"观念的源流关系.认为在汉语"是"与西语"to be"之间,既有对应性,又有差异性.作为价值判断的"是非"观念,来源于作为形而上学观念的早期"是"的存在者化的指代神圣性;而这种形而上学的"是"观念,又来源于前形而上学的更为原始的"是"时"的标示存在本身的系词性;这种原始的"是"时"观念,乃是华夏先民的源始的生存之领会与解释. 相似文献
708.
对于《天问》“问地”奇特的开局,前人曾有五种不同解说,多数人认为主要是因地形与鲧禹治水有关,故“问地”就要先问鲧禹治水。实际上,这个奇特的开局,不仅与前后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更是强烈地表现全诗主题的需要,也是继承以往地理经典托名于禹这个传统做法的必然选择。其“笔机飞舞,墨势淋漓”,貌似奇特突兀,实乃顺理成章。这个奇特开局再次证明《天问》是屈原良苦用心之作,可谓千古奇文。 相似文献
709.
王培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封建社会判断是非的标准主要是“上之是非”,但明中期以来江南学者提出“是非者,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于天下”和“公其是非子学校”的主张。其主要根源是,明中期以来苏松地区赋税之重和社会变迁使他们对赋税等大是大非问题进行议论、批评,西北水利的失败和东林党人的遭到镇压,使他们认识到是非标准问题的重要,而江南学者之间也有学术交往和思想影响。其是非之论的实质是要求江南富户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他们关心江南民生利病,或者更正确地说,是关心江南“有田者”即富民的经济利益,反对朝廷对东南的经济掠夺。 相似文献
710.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清水河街道茶棚社区坚持问需于民,积极建设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创新志愿服务路径,依托志愿资源,解决社区治理问题,让志愿者的微力量汇聚成服务居民的大能量。目前,该社区已有5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649人。茶棚社区先后获得“六安市第五届文明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市级示范社区”“六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六安市优秀志愿服务典型社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