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普希金以深厚的俄罗斯传统文化塑造了一系列法国他者形象。这些形象是诗人通过对法国的认识构成的审美幻象,其既是俄罗斯集体记忆的表达,也是普希金对法国善意误读的结果;既受到法国他者形象的启发,也是自我的觉醒。普希金通过法国幻象讴歌他者形象实为批判自我:赞美法国来批评俄罗斯社会现实,给俄罗斯社会的未来指明出路,也是他追求自由的生活、先进的文化知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32.
普希金的"帝王情结"是指诗人在其特殊的生活经历、独特的生活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在其作品中得以表现的,有关帝王的带有特定情绪色彩的心理观念。俄罗斯民族的尊王传统、世袭贵族的帝王渊源以及个人生活中的帝王遭遇导致了普希金作品中的帝王情结。  相似文献   
33.
罗赞诺夫的文学批评摒弃了传统的"经院批评"模式,代之以感性、直觉的随笔形式传达文学感悟。他的批评视角独特,观点鲜明,彰显着浓厚的主观性。他倾向于借助对比凸显作家创作的个性特色,他将普希金与果戈理置于对立的两极,认为前者创造了一个真实、鲜活与光明的世界,而后者则编织了一个幻想、僵死与阴暗的世界。罗赞诺夫创建了"生活的宗教",他的批评凝聚着对宗教、文学与社会问题的思考,而这些思考皆透过生活之棱镜的折射。  相似文献   
34.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普希金学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特别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庸俗社会学和形式主义的弊病逐渐得到克服,普希金学开始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1937年堪称“普希金年”,之后,大型文集《普希金──俄罗斯新文学的奠基者》出版,集体项目《俄国文学史》上马,其第六卷首次将普希金生平研究和创作研究融为一体。“二战”爆发,普希金研究被迫中断。战后几年,庸俗社会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复活.但在批判个人崇拜之后,普希金学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40年来,普希金研究呈如下特点:1、重视基础工程建设;2、对普希金生平和创作进行全方位研究;3、研究方法多样化。  相似文献   
35.
流沙 《社区》2016,(15):61-61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高考落榜,同学赠我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方格子誊写,我保留至今。每每整理旧物,读一次,心中便会感慨一次,觉得是此生最为宝贵的礼物,总是感受到它仍然可以从二十多年前的时空穿越而来,在城市的高楼和闪烁的霓虹中激荡我的心灵,让我一下子平静下来,去回望具有无限可能同样又一无所有的早已逝去的青春。  相似文献   
36.
普希金所生活的时代,被称为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他因为在诗歌上的伟大成就,而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同时,他是俄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出他对俄国社会与制度的关心与期望。他是一位热爱的自由的诗人,这从他的作品中就能够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7.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朝著名词人,自幼家庭富裕,其父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大臣,良好的家世塑造了容若贵公子的气概。正如普希金所说:诗歌要有贵族气。这便使得容若像是为了诗词而生。其诗中天然存有这种贵族气。他的词清新婉丽,直  相似文献   
38.
三、“冬宫的暴君”尼古拉一世时代 尼古拉一世(1796~1855),保罗一世的第三个儿子,亚历山大一世的第二个兄弟,1826至1855年在位。普希金见到的第三位沙皇。  相似文献   
39.
普希金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普希金的一生以及诗歌创作与其奶娘阿丽娜·罗迪奥诺夫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撰写本文就是想让读者朋友了解普希金与其奶娘阿丽娜.罗迪奥诺夫娜之间的真挚友情,以及奶娘对诗人一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达吉雅娜这一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她的评价历来以赞扬为主。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达吉雅娜与奥涅金心灵上的差距来重新审视造成他们悲剧的原因,并对达吉雅娜的形象与性格作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