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2篇
  免费   66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管理学   458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42篇
人才学   12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468篇
理论方法论   1433篇
综合类   9803篇
社会学   491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1058篇
  2013年   885篇
  2012年   1294篇
  2011年   1350篇
  2010年   1239篇
  2009年   1333篇
  2008年   1558篇
  2007年   1236篇
  2006年   1217篇
  2005年   1117篇
  2004年   1094篇
  2003年   965篇
  2002年   784篇
  2001年   642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61.
南京大学唐正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哲学方法论导论: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方法"(项目批准号:01CZX010),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该项目最终成果是专著《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相似文献   
962.
罗志佳 《学术探索》2022,(10):46-52
文化自信不仅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关于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政治自觉,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哲学层面同样昭示着,一个文化共同体对几千年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明成果的更本质意义上的成熟自为。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是在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文明,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近代以来的苦难与震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的革命性改造并自主探索、融合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洗礼,最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凝练升华成为一种具有世界价值和人类文明高度的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96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64.
李志军 《东岳论丛》2012,33(7):67-71
阿伦特通过回溯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提出了重大批判,其核心论点是:柏拉图通过“制作”来解释和实践政治,将暴力引入政治领域;马克思用“劳动”逻辑替代“制作”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柏拉图政治哲学传统.阿伦特错误地将马克思的“实践”与“劳动”简单等同,未能认识到马克思通过“实践”所要回答的正是如何现实地创建“自由人的联合体”,而这一创建将彻底摒弃极权和暴政.  相似文献   
965.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212-215
中国传统生态美学产生于中国古典哲学沃土之上,其中蕴含着儒、释、道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智慧。这些都成为现代艺术设计不竭的创作源泉。在中国生态美学观念引导下,造物者在设计时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作品的意蕴和精神内涵,追求人与自然和合相处,追求"人、物、境"协调。  相似文献   
966.
正时代的变化往往赋予马克思学说中的不同内容以新的阐述和发挥,从而彰显其时代的重要性。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即是如此。在当今生态问题成为人类不断关注的重点同时,物质变换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物质存在方式而受到追捧,也由于其表达了一种社会化发展的理论而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是对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967.
杨兴玉 《阴山学刊》2009,22(6):13-16
环境哲学缘起于对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哲学追问。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种极端形态,并在当代社会中蜕变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常态”,因而有必要予以哲学考察。灾害哲学虽有可能从灾害学或环境哲学中产生,但迄今未戍为现实。而此二者之外的生态理性哲学则探究了世界的原初整体性,创构了生态化综合方法,因而为灾害哲学的探究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不仅如此,生态理性哲学还以灾疫伦理为入口,为灾害哲学的研究作了奠基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68.
“涉身能动性”是查尔斯·泰勒哲学人类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批判“自然主义”理论错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最初源于泰勒借“前客观世界”概念对梅洛庞蒂现象学的整体性解读,其核心内涵在于强调人类本质上是一个涉身能动者。在泰勒看来,“涉身能动性”概念对阐释现代主体性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事实上,凭借对“涉身能动性”的思考,泰勒从批判现象学转向了一种基于哲学人类学立场的“本体论式”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969.
本文基于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从宗教人类学、理性人类学、生物人类学对人的本质的历史阐述、基于文化人类学阐述的人的结构与人的存在的核心观点,探讨了教育的本源、教育的属性和教育的出发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970.
曹峰 《学术探索》2011,(2):139-144
当前高校两课的实效性相对低下,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两课的实效性存在普遍的误解、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缺乏科学认识、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不高等。要切实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可以尝试走一条“从意见(主义)到真理”的哲学化路线:提取教材内容的真理性因素使之深刻化、深度耕读教材涉及的文本真理使之大众化、加大与两课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使教师专业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