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纵观曲艺艺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其传播媒介以及演出--欣赏场所的每一次更迭和丰富,都使其在题材、内容、风格等诸多方面有所扬弃、有所演进,并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二)进入网络时代,传播媒介由单向变为双方;传播范围和时效大幅度扩张;文化的多元化并存;诸种传媒大融合等新格局,将使受众对曲艺的欣赏进入全方位的广阔空间.而如此一来,必将推动曲艺从创作、表演、评论、赏析到教学等各领域空前地发展与飞跃.(三)未来的曲坛绝不会变成网络曲艺的一统天下,而将是从传统形式到现代形式多元共存的格局.其中,网络曲艺将以其独具的优长异军突起,大展风骚.  相似文献   
92.
常州曲艺有许多自己独特的形式,文章以常州道情为切入点,分析了常州道情的缘起及其生存现状,阐述了常州道情的艺术特点,探讨了常州地方曲艺传承与保护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
王瀛 《北京纪事》2011,(8):98-100
民间曲艺爱好者赵国祝自幼爱上打快板,7岁登台,在学生时代便崭露头角。阴错阳差与艺术专业错过后,他成为一名普通的书店职工。而他仍旧深爱着快板艺术。快板被冷落的年代,他的内心从来热情如火,他研发出各种不同的板儿,成为京城著名的花板大王,中国首位用快板形式成功挑战海上吉尼斯大世界的人。2011年春节,他被评为北京电台"广播达人秀"。  相似文献   
94.
曲艺是用口头语言叙述的一种简便的艺术形式.以情节的曲折、人物的鲜活、语言的风趣吸引受众,是它的美学方向.长期以来,曲艺以配合政策宣传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偏离了或一定程度偏离了原来的美学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曲艺草率地追求大剧场、大舞台、花哨的布景灯光、喧宾夺主的伴歌伴舞等,严重地背离了自己的美学方向,既没有争取到新观众,又丢失了老观众.曲艺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唤醒曲艺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文化自觉意识,尊重、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尊重曲艺长期形成的美学方向,并对曲艺的美学方向深入研究、切实把握.在此基础上,为传统经典曲目的传播、传承搭建平台,创作符合曲艺美学方向的新作品,以作品和演出形式的多样化促进曲艺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95.
末伦是一种从带宗教色彩的巫事曲调中脱胎而来的民间曲艺,它的产生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巫婆唱调脱离巫事活动变为末伦历经了一个“末能”[mot neη]—“末嫩”[mot nep]--“末伦”[mot len]的发展演变过程,壮乡的巫事活动、土司制度和壮族人民的民众智慧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96.
《新少年》2012,(10):33
  相似文献   
97.
河南坠子作为一种曲艺表演的艺术形式,近些年来在正式的舞台演出和电视节目中已罕见其身影,从曲艺艺术的生成与嬗变轨迹中不难看出,河南坠子目前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这种低迷状况既与社会经济发展后艺术形式的丰富和人们欣赏习惯的改变相关,也和有关部门对河南坠子重视引导不够有关.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推出新人新作,重视演出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是河南坠子发展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98.
声乐艺术与歌唱艺术是否是一码事,长期以来被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所忽视。作者认为有将二者严格地区分开来的必要,否则将有认知方面的误传、误导之嫌。文章较详尽地从中外声乐艺术的概念及分类,歌唱艺术的概念及分类等角度分析,总结出声乐艺术不能等同于歌唱艺术、且歌唱艺术是声乐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
陈楚 《中国民族博览》2022,(22):139-142
三弦,又称“弦子”,是我国传统弹拨乐器。三弦以其粗犷、豪放、善于模仿人声的特点,成为我国说唱音乐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我国的传统曲艺音乐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旋律唱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同时也保存着“唱奏合一”的音乐传统,演唱与伴奏密不可分。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以岔曲为例,分析曲艺三弦伴奏中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100.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曲艺项目平舆丝弦道,因使用丝弦乐器伴奏而得名。自清末产生至今,丝弦道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曲种。丝弦道在不同时期的文化风格变化发展如下:自雅而始,继而由雅到俗,进而达到雅俗共赏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