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17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28篇
社会学   6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叶公超对传统有着深深的眷恋,正因如此,他才逆时代潮流地对20年中牢不可破的诗界"镣铐"说提出了批判,大张旗鼓地高唱任何诗歌都必须要有格律,不识时务地提倡新诗人要大读文言诗文,主张新诗可以化用旧诗的材料,对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倍加欣赏;这引发了传统与个人才能之间一系列紧张的问题。叶公超把艾略特所说的"传统"与"文以载道"中的"道"混同起来,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艾略特所说的"传统"彰显的内容恰恰是"道"所要防范乃至打压的对象。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文化误读,分析了词汇内涵差异和文化图式缺失两种情形下最佳关联性的传递。文化误读是译者为传递最佳关联性,根据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必要的语言顺应,为译语读者营造具有关联性语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存在主义先驱海德格尔曾在论诗时提出“神圣谱系”,他革新了人们固有意识中但凡触及“神圣”二字势必所保持的高高在上、永不动摇的体态,将“神圣”还原为“现实的东西”,不再固定不变。  相似文献   
74.
有些所谓的创新型企业按照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等理论框架全面采取所谓的创新行动,效果却很不理想,甚至使员工产生了创新审美疲劳,提到创新一词就反感。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打造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75.
为了保护自己人们总是戴着假面具我们常用许多方法来保护我们的身体防区和空间,假面具的运用便是方法之一。我们有意识地表露在身体外的一切,很少是我们的真面目。每个人都像是经过了训练似地,使他们身体的某种不协调的动作,掩盖住自己内在的真面目,容易使人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错幻感。要是有人完全把他们的感受诚实地袒露出来的话,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相似文献   
76.
本文探讨了阿拉伯现当代文学中,东西方文化的接触与接受和两者文化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导致的文化误读与文化冲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东方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应选择的道路  相似文献   
77.
对于美中关系而言,2008年可谓多事之秋。中国政府对西藏骚乱的处理令部分美国人费解,而美国媒体报道西藏骚乱所流露出的同情笔触以及奥运圣火在旧金山遭遇的抗议则令许多中国人颇为愤慨。此前,美中关系曾经历过数次艰难险阻,例如1999年5月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以及2001年4月中美海南撞机事件,但是,美中两国并未因此而爆发大规模的军事或经济冲突。  相似文献   
78.
杜文倩 《唐都学刊》2006,22(2):145-148
1921年3月到7月,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到中国,试图以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获得的印象为参照,寻找对应物,追溯“中国情趣”。但当亲眼目睹到落后停滞的现实状况,原本满怀期待的芥川感到极大的失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误读,甚至轻视、排斥。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层的历史和文化原因,在大正时期的日本作家中具有一定普遍性。  相似文献   
79.
★在目前国内劳动者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的情况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同时也是用人单位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双赢的选择,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应该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相似文献   
80.
误读和曲读是客观存在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曲读出于读者的故意,而误读是由于读者所依据的社会文化阐释体系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阐释体系不同而发生的。误读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误读观,对文本进行多重理解,促进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