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3篇 |
理论方法论 | 59篇 |
综合类 | 36篇 |
社会学 | 28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服务是其中重要一环。本研究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的分析发现:在社会层面,上海市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在社区层面,社区非政府组织是社会支持服务体系的主体;在家庭层面,家庭是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服务的主体;在个人层面,专业社工是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服务的主体,社会帮教志愿者发挥辅助作用。在此多元化社会支持系统中,各主体都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32.
进入新时代以后,监狱服刑人员的人权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监狱服刑人员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监狱服刑人员的健康权无法得到充分保护,从而严重影响了监狱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的改造积极性。因此,构建监狱服刑人员医疗保障体系,让监狱服刑人员的医疗保障由过去的监狱负责走向社会共同承担不仅是当下解决监狱困境的有效举措,也是保障监狱服刑人员人权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3.
张世勇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75-78
为了降低服刑人员重返社会后的再次犯罪率,提出其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剖析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作者从树立其职业技能的指导思想、监狱相关部门对教育投资的重视、对职业技能培训目标与教学的要求等方面分析,提出有效提高其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从而使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在社会上找到一份稳定的正当工作。 相似文献
134.
在社区服刑人员中有不少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时常会影响矫正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处理得好,会使他们超越自卑寻求优越,而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导致他们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并引发自暴自弃行为,甚至有可能再次走向犯罪的深渊。那么,哪些矫正对象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社工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呢? 相似文献
135.
1996年5月26日,中国第一个为犯罪服刑人员代养未成年子女的民间救助机构——陕西省回归研究会儿童村在陕西三原县东周村成立。自那时起,儿童村无偿为服刑人员代养未成年子女,还提供医疗、教育、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及职业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136.
与阳光、自强等社团不同,新航有矫正社工的性质。社区矫正社工主要是协助司法行政部门对社区服刑人员和5年内的刑事解教人员开展帮困解难、管理和一些服务的工作。社区矫正是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另外一块是刑事解教工作,是完全的服务与帮教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7.
在社区服刑人员中有不少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时常会影响矫正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处理得好,会使他们超越自卑寻求优越;而如果处理得不好,则会引起各种心理障碍,最终导致自暴自弃行为的发生,甚至有可能再次走向犯罪的深渊。那么哪些矫正对象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社工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呢? 相似文献
138.
俗话说:缘分天注定。那么,发生在一位回族女干部和一个汉族囚徒之间的“姐弟缘”,也是天定的吗? 事情得从4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139.
“他以前从来没有给我按摩过,这还是第一次,他还问我舒服伐(注:上海话,意为“舒服吗?”),真是甜进我心里去了,以前在家里他都不跟我们说话的。”青少年矫正对象小凯(化名)的妈妈王阿姨在参加“旭日新航”沟通小组活动分享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王阿姨也曾是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但凡提到孩子,她总是草草带过。直到去做小凯的假释征求意见时,我才知道王阿姨就是小凯的妈妈。 相似文献
140.
我国<监狱法>明确规定参加劳动的服刑人员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但由于缺乏有关服刑人员劳动报酬的具体分配方案和被害人请求权的适用等配套法律制度,致使司法实践中服刑人员的劳动报酬权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一些地方的监狱在实践中推行了罪犯根据劳动绩效获得劳动报酬的制度,但这些举措毕竟限于一定地域范围内,且各地的试行标准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构建全国统一的服刑人员劳动报酬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将服刑人员的劳动报酬权纳入规范保障程序,是现阶段完善我国<监狱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