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22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749篇
社会学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探寻网络文学的学理原点需要确证这种文学的人文性审美设定,据此开辟人类的审美空间,提升文学的价值道义.在网络文学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应该保持对网络技术理性的批判精神,避免网络写作中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以技术智慧替代艺术规律,以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102.
戴望舒前期诗歌创作中的个人主义由于与主流话语的悖离,历来遭到否定.即使龙泉明的"界碑说"也未脱离社会学批评模式.本文试从现代主义视角为戴望舒前期诗歌创作中的个我本位重新定位.从抒情领域及话语方式等方面系统阐述戴望舒的个我本位.  相似文献   
103.
文本中形象迥异的姜尚公老爷与白嘉轩,如果两者被还原到生活的原生态中去,其实同为代表儒文化典型人格的乡村地主,这两个人物的平行与影响比照生动地影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次重要转型——一次是从文化反思的“文学革命”转向阶级化的“革命文学”;另一次是从无产阶级狂飙文学重新转向对汉文化的倡扬与重构.巴人这部烙有鲜明时代痕迹的作品,折射着文学史的两面:不忘反思儒文化人格与心理,同时阶级分析的意识形态理念开始渗入并强化.文本与人物因为这两重意义而获得历史性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04.
叶圣陶以生活为本位的语文知能观包括读、写并重的国文知能观和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知能观.前者从文章学角度揭示了基础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和由此所决定的基础性与工具性特征;后者是前者在实践中的发展,从语言应用角度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与范畴作出科学界定,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阐释了语文能力的深层内涵.语文知能观的提出,标志着以生活为本位的现代语文工具论理论体系的形成,为中国现当代基础语文教育系统改革和整个教学体系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哲学、文化、价值、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全方位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进行了多维反思,提出了价值本位的第三种路向——和谐本位,并具体分析了确立和谐本位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6.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程的推进,传统的以惩罚犯罪人为根本目标的刑事司法理论越来越凸显出其调整社会关系的局限性。我们通过对传统诉讼理论以及当前检察工作中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结合公诉实践,就刑事和解制度问题提出看法,以期能从立法层面上加以规范,从而使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7.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建立以人为本的能力观,实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综合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和发展能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8.
当今中国,官本位渗透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已经形成官位(权力)拜物教.官本位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加重人民的负担,妨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妨碍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造成社会不公,危害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铲除官本位,代之以民本位.  相似文献   
109.
分别从古希腊早期(古朴时期)、古典时期及希腊化时期等几个阶段,阐述了人们对其自身的认识过程,由此得出西方传统人论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自然哲学向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形态的转变和二者的统一,以及随后的以个人生活为本位的伦理思想到最后超越现实的新柏拉图主义.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围绕着个人本位的含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区分了五种不同的界定。在此基础上, 指出了这一理论对中国建设市场经济与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也特别说明了这一理论对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人本位论不是个人主义, 更不是利己主义。对个人主义是应当反对的, 不能将其与个人本位论混为一谈。个人本位论的核心是权、责、利的统一和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