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7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086篇
劳动科学   61篇
民族学   212篇
人才学   293篇
人口学   326篇
丛书文集   2653篇
理论方法论   529篇
综合类   4839篇
社会学   767篇
统计学   12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672篇
  2009年   657篇
  2008年   1038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688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管理是生产的第四要素。管理教育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西方国家提高管理水平的成功经验。文章论述了我国管理教育的现状、成绩和不足,并尝试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2.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要配合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转变体育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化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应对传统的教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做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73.
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管理体制、教学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大发展等提出的新课题,面对社会生活方式快速变化带来的挑战,存在工作侧重点跟不上形势变化和方法简单僵化等问题。对此,本文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从出发,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观念、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拓展思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才能保持其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4.
三个根本性转变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建立和新的学科门类的发展 ,以继承知识为诉求目标、以学科教育为中心内容、以智力培养为基本导向的传统教育理念 ,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避免的弊端。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 ,分析了传统教育理念的诸多误区 ,论述了教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5.
杨匡汉坚决主张本土化——但不是保守的而是开放的 ,是将他者包容进来 ,在异与变的碰撞中把本土一些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连续性的观念重新解读 ,以形成当代表述形式并对全球化产生的“反冲击”。孟繁华认为传统的批评方法、基本概念、关键词语已被渐次废除 ,代之而起的是他者的概念群 ,构成了当代文艺学发展的两难处境 ,但经过整合与重建 ,必有新成果涌现出来。金惠敏认为“回到主体”的对话 ,其意义仅在于使对话在预设的原始主体的前提上成为可能 ,而绝不是说在对话中虽身经百战而毫发未损的自我确认。“如果全球化是一种进攻型的帝国主义 ,那么在狭隘民族主义意识中徘徊的则是防御型的帝国主义”。李王君平认为 ,“本土化”不如“本土性”确切 ,因为前者试图“化”一切而显出霸气而后者只是提醒别忘记本土特点因而显得平和一些。“全球化背景”对中国文学理论本土性问题意味着既要从Universal(世界的、普遍的 )角度 ,也要从Manifold(多样的 )或Varied -dimension(多维的 )角度 ,将中国文论的异质性问题考虑进去。王钦峰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构“本土” ,认为“本土化”的号召力是以民族文化的过去为基础的 ,其情感成份多而理性成分少 ,它可能把国家或民族推到固步自封的老路上去。林衡勋认为 ,现当  相似文献   
76.
现代性的哲学观念是指在近现代哲学中形成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性的思想基础的哲学精神和哲学意识。现代性最根本的哲学精神是理性意识 ,理性意识的目标和根本功能是达到合理性。近现代哲学在理性意识的指引下形成了三大现代性的哲学观念 :主体性观念、主体间性观念和历史性观念。在三者中 ,主体中心理性和主体间理性只有在历史理性的参与下才能达到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77.
中国正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经历法制的现代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法律发展的全球趋同,我们传统的法律本土化资源在全球化时代更有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合理发掘传统法律中的精华,融合东西方法律制度的精髓,架构中国特有的现代化的法律制度是我们未来法制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78.
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更新观念,教育内要贴近时代,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1660位在校大学生健康观念和健身意识的调查发现,健康观念和健身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体育应结合健康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健康是当代人才的重要素质,未来社会需要有知识的健康人才。  相似文献   
80.
:词的出现是对传统诗教观念的突破,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但关乎文学自身的规律,还涉及到复杂的士人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变革。笔者拟从文学接受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个角度切入,探讨词在宋代的接受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