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71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在当下生态主义思潮的强势影响下,一部分研究者往往把"庄子尚自然"中的"自然",误解为现代汉语中"自然"一词最俗常的涵义--作为自然物总和的"自然界".而分析表明:自然界的概念在庄书中并不存在,庄子是在本性而非自然界的意义上言说自然的,庄子尚自然的真正用意,在于获得庄子所预设的本真性情,而并非倡导人类过自然物的生活.在庄子所处的时代,人类力量还远没有强大到足以与自然界对峙的地步,与自然界的矛盾还没有显露.故而,自然界不可能成为庄子关注的对象,更谈不上突显为一个生态问题.以上误解,既人为地拔高了庄子思想,在价值取向上亦存在潜在误导.  相似文献   
92.
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处于建构城市意义、城市秩序的关键期。城市是一个空间有机体,是人类文明要素的空间化有机聚集;城市意义是城市有机体的伦理纽带,一个没有意义归属的城市将充满风险、冲突频发。在建构城市物质形态的同时,使城市整合为一个有秩序的意义共同体,是实现城市可持续繁荣的内在要求。重构城市空间,从城市物性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的整合性与互动性出发,建构合理的“空间—伦理生态”,是建构城市秩序的重要现实路径;以社区、社会组织等为载体,合理推进以意义为纽带的集体行动,是建构城市秩序的重要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93.
自然法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被接受它人们遵从为权威与理性的化身.作为一种巨大的无形力量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自然法的本质理念从物本性到神本性,再到人本性。人本性的宣扬是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现代社会要从根本上促进环境法功能的实现,必须用物本性与神本性的“否定之否定回复”思想去指导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94.
95.
小丁 《老年世界》2007,(18):42-42
传统上认为人的本性难移人与人之间在思维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在一些心理学家看来,这些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和行为的稳定模式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决定一个人行为的真正因素正是这些稳定不变的特质,而环境的影响则微不足道。以往,心理学家大多认为:人格特质从一个人成年开始会持续45年(或者更久)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6.
超个人心理学是呈整合之势的“第四思潮”心理学,是当今最前卫的心理学研究学派。运用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现照创作主体的运作机制,认为“人的本性”决定写作动机,“静修”易诱发创作的发生,“狂速”是有价值的“转换的意识状态”,“高峰体验”是成功创作的真实而生动的体验。这几个方面的理论,共同演绎成一条文学创作机制的链条,对以往的创作机制理论体系,从一个更新更高的角度去作出整合与建构。  相似文献   
97.
《大学》所论"明明德"是彰显光明美好的品德之意,是《大学》三纲的基础;《中庸》所论的"本性"是天赋予的,是人物皆有的,人的本性是善的;"诚"是圣人所达到了的一种境界,一般人通过明善、择善、固执可以达到诚。明明德即彰显本性之德,本性之德是至诚无伪的,达到至诚方可充分显示本性;圣人是明明德、尽性、诚三者的完美统一。明明德内蕴的由己及人的责任意识、本性所内含的平等观念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诚则对为人、为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8.
《佛地经论》法界说的核心是清净法界。《佛地经论》通过"十种清净相"以及自性相、因相、果相、作业相、相应相、差别相之"六相",对清净法界进行了说明,前者意在阐明清净法界本性清净之原因所在,后者强调清净法界之本质体现为"返本还源",并且以"清净法界"和"四智"的构造对"清净法界"向"如来三身"之转变进行了详细说明。《佛地经论》的法界说具有将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相杂糅的特征,它处在新旧唯识思想的转折点上,被后来的中国华严宗思想家所吸收,成为华严宗法界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9.
由于对教育历史和教育本性的理解不同,对于二者关系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对于教育的本性,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及教育功能的角度来理解,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历史进行辨证分析.教育历史并不是教育本性迷失的过程,而是教育本性目益呈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0.
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出发,从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两方面来看,《圣诞欢歌》揭示了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英国底层人民的贫困生活,揭露了资本家的残酷贪婪及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并宣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引发了人们的深层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