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72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74篇 |
劳动科学 | 11篇 |
民族学 | 38篇 |
人才学 | 48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1542篇 |
理论方法论 | 195篇 |
综合类 | 2506篇 |
社会学 | 178篇 |
统计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163篇 |
2012年 | 233篇 |
2011年 | 316篇 |
2010年 | 299篇 |
2009年 | 304篇 |
2008年 | 410篇 |
2007年 | 308篇 |
2006年 | 318篇 |
2005年 | 261篇 |
2004年 | 263篇 |
2003年 | 219篇 |
2002年 | 238篇 |
2001年 | 197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马克思主义基于人的现实性提出,自然性是人性的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规定,主体性是人性中最有价值的属性.马克思人性理论扬弃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论,强调了人的社会本位,同时主张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82.
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人的全面发展 ,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面对着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挤压 ,社会主义要生存与发展 ,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表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3.
马克思的共同体关系逻辑直面文明议题本身,探究人类文明序列、剖析文明发展困境、演绎未来文明前景,形成共同体关切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范式。在文明的反思与抉择、文明的建构与趋向中,这一演绎为人类文明的逻辑与叙事提供具有实证基础和整全视野的分析与判断。马克思的共同体关系逻辑内涵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实现的理论主动,在问题论域、逻辑动力、关系载体和历史张力的建构思路与构建方法中,整体呈现共同体与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变革。当下,学理性探究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返回经典视域,以马克思的共同体联结方式凝练人类文明要素与文明开创机理,进一步深化文明形态的构建方式、叙事价值与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8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不只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共同富裕不是一个静态的未来理想状态,而是体现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的累积过程和逐步提高实现程度的"现实的运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它需要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推动和体制机制的自觉调整。共同富裕的实现既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更要调节少数人的过高收入。 相似文献
85.
邓小平突破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传统观念,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仅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因此,必须高扬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 相似文献
86.
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实践唯物主义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和“人的活动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都有较大的出入。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 ,认为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人 ,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活动不仅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类特征 ,而且也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和特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新论断的立论依据及理论与实践意义,认为该论断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及矛盾特殊性认识的深化逐步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本质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因此,该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8.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正是德里达所要克服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及本质——历史的结构,反过来制造了对其文学本质观的误解。只有回到现象学视域、后形而上学维度,方能发掘德里达所谓文学奇异的本质:内在先验超越性、准先验超越性、本体欠缺超越性。本体欠缺超越性是对其它两大维度的收摄,也超越了逻各斯主义框架下文学本质、本质——历史的结构。这一超越并非对现代性文学观的独断拔除,而是在后本体视域中实现对它的统摄与重构。 相似文献
89.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透过社会质量理论的核心观点及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经研究发现:社会质量理论与新型城镇化在价值理念、目标追求以及评价标准上具有高度契合性。社会质量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它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因此,借用社会质量的分析框架,从社会质量的四大维度(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合和社会赋权)出发,深入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指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