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81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作为当今时代最新哲学思潮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如何进一步良性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原子论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联系,当代整体论的发展现状与现代系统论思想的最新发展,整体论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之间的紧密联系。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本身应该走向和建构一种动态整体论(或至少成为一种当代形式的动态整体论)。因为只有以动态整体论为基础,与整体动态论进行充分的结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运动才有可能取得更有成效的进展,获得更为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2.
科学方法的整体论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对还原论产生了强烈的路径依赖,但还原论者如果不诉诸创世模式和表征主义就无法证明还原论是唯一合理的科学方法论。还原论的认识论基础是表征主义和理论优位的科学观,其形而上学暗示是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和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为了实现从还原论到整体论的嬗变,一方面,应该在内在关系论的认识论基础上将科学视为人类有限的知行体系,引入现象论的参与存在论与生成性的关系实在论等形而上学预设;另一方面,坚持互补、超越层次与领域、重视过程与关系等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43.
职官生活道德规范,是指职官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的行为道德准则和行为道德目标,它既由职官的社会角色行为所决定,又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所决定,其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应是宽容大度,平等待人.节俭朴素,廉洁自奉。  相似文献   
144.
杨思基 《齐鲁学刊》2002,4(5):105-111
社会存在是一种具有人的社会规定性的具体物质存在 ,彻底的唯物主义及其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是我们科学把握这一概念的理论前提和方法。此外 ,从发生学的角度讲 ,社会存在是人的自然生成过程和社会历史过程交互作用的产物 ,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由这些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物质手段和所生产的产品、所形成的人的各种交往形式和关系 ;从整体论的角度讲 ,社会存在是整个社会有机体有机联系的现实存在和运动。  相似文献   
145.
"认知"与"知觉"关系成为认知视域中"观察与理论关系问题"解读的切入点.围绕福多与丘奇兰德关于"知觉"与"认知"是否具有连续性的争论,在模块理论立场与意义整体论立场上展开对"观察与理论二分"的分析.通过揭示模块理论在这一争论中存在的困难,表明在知觉的信息封装层面上不可能为中性观察提供完全合理的辩护.  相似文献   
146.
朱平珍 《云梦学刊》2009,30(6):71-76
今天重读谭谈的中篇小说《山道弯弯》,发现其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朴素的美”和“含蓄的美”。“朴素的美”是指其以朴实清新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既具传统美德、更具时代精神的山村女子金竹的典型形象。“含蓄的美”是指能从其故事、形象可以引申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147.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正廉洁的好官。他为政廉洁,为官十二年,留得的是两袖清风;他以公自约,以廉自律;严于自律,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贪不沾,甘守清贫;他时警他人,勿忘寒士家风,教育人洁身自好,安于清贫,同时他提出为官者向好官学习的主张。郑板桥清正廉洁的思想非常丰富,也值得令人很好地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148.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相似文献   
149.
公平正义如阳光一样不可或缺,它们是构成个人尊严和幸福的强力支柱,也是构筑日常生活的坚实细节。最朴素的话,往往最动人;最真诚的话,总能直指人心。3月14日两会闭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了一句极为真诚朴素的话语,让人备感温馨。哪怕北京城还在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