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81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夏尔丹对欧洲传统的风俗画、静物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夏尔丹的思想感情、道德修养以及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感受、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精神 ,是他绘画作品具有独特魅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2.
如果不是《大长今》的热映,我可能想不起朴素玉,毕竟这个名字已在我的生活中消失10年了;如果不是那一遍遍响起的“呜啦啦”的童谣,素玉的点滴兴许不会在我的脑海里如此鲜活……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素玉是女孩子,她从遥远的北国来到成都,成为我的邻居,带给我那段纯纯真真的友谊,值得我一生珍惜。  相似文献   
163.
试从老子朴素辩证法观其人生哲学思想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老子在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辩证发展进行深刻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人生的总原则是“法自然”而“无为”,并由此出发,阐述了一系列人生应当恪守的原则和理想,如“致虚守静”、“守柔贵弱”、“谦退不争”、“知止不殆”等,从而形成了他的人生哲学体系。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当前构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进程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4.
从 17世纪到 2 0世纪晚期 ,在伽利略、培根、笛卡尔和牛顿等所创建理论的基础上 ,出现了一种以机械论、决定论和还原主义为特征的现代科学范式。这种科学范式的局限性日趋明显 ,在 2 0世纪受到一大批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批判和质疑。与此同时 ,一种以有机论、非决定论、混沌、复杂性和熵等理论原则为基础的后现代科学范式日渐成型。现代科学和后现代科学分别体现的是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由于二者都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所以应使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5.
百越民族史整体研究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认为分布在中国南方及中南半岛的壮、傣、佬、泰、掸等族共源于古代的百越民族 ,因此 ,可以从地理生态环境、考古学材料、民族分布、民族形成等不同视角进行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6.
馨香的记忆     
香椿真是一种好东西。 从小我就知道它,因为我家原来就种着一株,后来,它长成很大的一棵树,树干粗直,枝叶茂盛,夏天到来的时候,家人朋友可以在它底下谈天纳凉,清风吹过,它沙沙啦啦地作响,就像哼唱着一首甜蜜温柔的曲子,朴素、馨香,令人怀念。  相似文献   
167.
蔡康永 《可乐》2011,(3):22-23
在洛杉矶UCLA学拍电影时,教拍纪录片的裴若忍教授要我们两个人一组,一星期拍出一部五分钟的纪录片。有四点要求:第一,要拍人,不要拍小动物,尤其不准拍家里的小猫玩毛线球的一天。第二,要朴素。一星期只够粗糙地拍,不要搞得太花哨,浪费时间。第三,不准用旁白说明,影片要单靠影像发出力量。  相似文献   
168.
整体论视域下的科学理论选择问题的研究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科学家或科学工作者个体的心理上信仰改宗;一是作为科学共同体整体的范式转换。这两个层面中都体现出库恩理论的整体论方法的取向。试图从整体论的视角阐释理论选择中的主客观统一问题,选择与不可通约性问题以及科学理论的接受过程问题。  相似文献   
169.
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是当前的一大理论难点,有必要从人类学整体论出发,讨论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问题。民间信仰是广西红瑶传统节日、传统知识、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学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抽离信仰使这些生活内容变得躯壳化。对其加以保护的关键在于尊重信仰为一个复合的文化整体和社会事实,实现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70.
“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个多世纪以来,“语言混乱”一直困扰着费孝通先生式的知识分子。这种困扰是因为舶来的“实证科学”教条与“在地”的信念和知识之间无法“视野融合”引起的。为解决这一困扰,可以当代的整体论哲学观察和解释中国社会的规范秩序或者“法”。以这一新整体观为原则,不但可以解释和理解当代中国“法”的实践意义或“真”,而且可以为当代法律建构带来知识论注视的“转向”,即从纠缠于实证法学与自然法学、现代司法论与本土资源论等的虚假对立中脱出,转向注视法律与价值的整体性和实践性的关联。在具体的方法论策略上,可以用整体论界说法律人类学的传统方法论——延伸个案方法和栖居进路,来阐释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