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4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尤金·奥尼尔的《长日入夜行》和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尤其是分析两剧中导致父子冲突的根源。对美国梦的不同理解,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父亲对母亲的伤害以及父母对子女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是导致父子冲突的个根本原因。通过分析两剧中的父子关系,本文试图展现战后美国两代人不同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232.
她,出身于一个革命家庭,是李克农的女儿.她早年就读于美国教会办的一所护校,学成后去延安当了一名"土八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救助伤员,还为毛主席、关向应当过保健医生.  相似文献   
233.
《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是一部诞生于“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特殊人物身上有着特殊内容的家书。叶氏父子解放前在教育战线上和军阀、政客们斗争,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顺利成为体制中人,而且受到了特殊礼遇。作为通信主体的叶氏父子因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境遇,在思想感情上与国家政策大致一致,在家书中与子女们的关系,其中很多话,可能是发自内心的。然而,家书又因其“隐密”的特点和叶氏父子处境和命运的急剧变化,字里行间又透出与大叙事不尽一致的地方,透露出对于思想改造的困惑,对于自身命运的叩问以及对于主流话语的犹疑。年逾50的叶至善的干校生活展现了作者的一个侧影。相较于当时真话极少的大时代,家书对叶氏父子生活及他们思想变化的心态和情感的记载,具有“历史侧面”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34.
相较于一代自治阶段,父子共治阶段更不利于家族企业成长性的提升,这种阶段差异受到家族企业接班人成为董事、监事或高管时的年龄的调节,年龄越大,对父子共治阶段企业成长性越有利。父子共治阶段家族企业成长性同时也受到二代是否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因素的调节,当二代接班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时,对企业成长性不利。建议处于权杖交接的家族企业,一是应制定长远的接班计划;二是接班人不宜过早进入企业高层;三是对二代海归应进行必要的“淡水养殖”。  相似文献   
235.
作为世界文化、自然与灌溉工程三项遗产的获得者,都江堰水利工程虽历经两千多年却依然发挥着高效功能,这在世界水利工程中是绝无仅有的。领导设计、主持修建这一伟大水利工程的是否就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围绕这一问题,尚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考证。文章综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与民间传说,尝试对秦国蜀守李冰的生平、籍贯及其蜀地治水史迹进行系统性的考论,并藉此探讨历史名人文化价值的内涵构成及其当代转换策略,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236.
礼教的父子观以血缘的“恩”为基础,通过自然化,复制着王权专制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恩”中的血缘之爱被礼教秩序异化为“毒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礼教父子观被新的儿童教育观所否定。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提出以爱代恩、幼者本位,从根本上颠覆了礼教父子观的合法性。海婴出生后,鲁迅大体按照这一观念来实践:尊重孩子的天性,以无功利的爱和科学的知识教育孩子。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大背景下,鲁迅的父子观及其实践是儒家家庭伦理向现代转化的一个具有启示性的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