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6篇
社会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李大钊终身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自觉从"民族复兴"理念出发探索国家出路而有卓越思想的先驱者。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视野广阔,内涵丰富,认识深刻,特色鲜明。本文主要论述了他的"第三新文明"说、"崇今"说和"中心势力"论。  相似文献   
162.
如何看待李大钊对西方史学思想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兆辰 《河北学刊》2005,25(3):88-92
关于李大钊对西方史学思想史的研究,有的人感到迷惑不解,更有的人据此认为李大钊的历史观是多元的、对唯物史观点持批判态度的。事实上,李大钊对西方史学思想史的教学研究与他对唯物史观的宣传是有内在联系的两件事。他对西方史学思想史的研究意在说明,唯物史观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西方进步历史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进步的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是唯物史观产生的重要前提。他在对史学思想史的教学中虽然没有更多地讲唯物史观,但他进行这种探索的指导思想仍然是他在头脑中初步形成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63.
关伟 《北方论丛》2003,1(6):51-55
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撰写几篇有关“新亚细亚主义”的章,以其崭新的观点,严肃地指出日本一些人所宣扬的“大亚细亚主义”之本质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揭示了日本的“大亚细亚主义”的侵略性与欺骗性,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的中心内涵是亚洲各民族自决、平等联合,积极反对侵略,以求得民族独立与解放。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与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正确认识中国的“新亚细亚主义”、“大亚洲主义”与日本的“大亚细亚主义”的根本区别,有利于当今亚洲人民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4.
论李大钊"第三"文明之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友古 《中州学刊》2001,(3):143-145
人们在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时候,不是批判文化民族主义就是怜惜文化自由主义,不是抬高救亡贬低启蒙就是只看见启蒙而不见民族危机.本文则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李大钊的"第三"文明之说,说明了李大钊的"第三"文明之说恰恰隐含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方向.尽管他的"第三"文明之说有点理想化,但是在文化层面上却为中国近代社会指出了另一种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5.
“北李南陈,两大星辰”之说源于何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渔 《云梦学刊》2001,22(3):5-7
"北李南陈,两大星辰"之说表明李大钊、陈独秀五四时期在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人心中的巨大影响和重要地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说则表明陈、李两位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巨大作用."南陈北李"一说为人们所熟知,而"北李南陈"一说则鲜为人知,究竟源于何处,黄仲苏的回忆录对此作了回答.该说还表明,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功劳和贡献并不比李大钊少,对其评价也不应比李大钊低.  相似文献   
166.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大钊率先在中国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最先也最彻底地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并由此成为共产国际和俄共(布)远东局派来的人心目中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选。从这一点上说,在近代中国“研究历史最有成绩”、“最彻底最先倡导唯物史观”的李大钊,堪称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和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7.
郭双林 《晋阳学刊》2012,(1):94-104
政治调和是前期"甲寅派"最重要的思想。作为该派精神领袖,章士钊在民国初年率先提出调和立国的主张,到处讲调和,但他从没有专门给调和下过一个完整的定义。作为章士钊的追随者,李大钊、李剑农和高一涵等不仅认同章士钊的调和观念,而且对其进行了发展。前期"甲寅派"政治调和主张的内容,基本可以用"相抵"、"有容"、"相让"六个字来概括。其政治调和主张的来源,主要是近代英美等国思想家的调和理论,而非中国传统的调和思想;同时,从中也可隐约看到梁启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8.
梁漱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早年加入同盟会。五四时期与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等人同在北京大学任教,冯友兰是其弟子。上世纪20年代初辞离北大,到河南、山东倡导乡村建设运动,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路向。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世称现代四大儒家之一。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最为国人瞩目的却是上世纪50年代初,梁先生在怀仁堂与毛泽东主席当面辩论,  相似文献   
169.
陈杰  王宁 《社区》2009,(32):31-32
位于北京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安息着许多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名流,如李大钊、朱自清、曹禺、萧军、冯友兰、启功、容国团等,中共早期领导人高岗1954年自杀后亦葬于此……  相似文献   
170.
李克农是我军功勋卓著又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高级将领。1926年,在毛泽东、李大钊等中共早期领导人进步思想的熏陶影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逐步显示出了非凡的地下工作才干。不久,李克农开始从事和领导党的秘密工作,他的一生也从此与中共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联系在了一起,在背后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李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