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周邦彦《清真集》中有几首寻常妓情词《少年游》(南都石黛)、《宴桃源》(尘满一骈文秀)、《蝶恋花》(美盼低迷情宛转)等,除《少年游》可能作于汴京之外,其余两词创作时地很难确考,但可以肯定不作于荆州。《清真集校注》对这几首词进行了精确编年,但编年依据及相关考证尚存可商之处,以这几首词来证明周邦彦少年时代曾游学荆州,亦难成立。  相似文献   
32.
莫砺锋 《学术界》2012,(8):47-59,286
现代人对古代文学进行文本解读,存在着各种障碍,所以必需予以注释.否则,连基本的理解文意都有一定困难,更无法进行深层的文本解析.可是在现代学术体制的制约下,人们往往重视关于作品分析或理论阐释的所谓论著,却很少有人愿意从事文献整理或文本注释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新出版的《渭南文集校注》为例,从正反两方面的丰富例证说明准确的注释是文本解读的基石,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33.
近年以来,杨富学君之大著频频问世,涉及回鹘学、敦煌学、佛教学、北方民族等诸多领域。其数量之众、种类之多、范围之广为同行尤为同辈治学者所慨叹。其中新近出版的《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以下简称《校注》)以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自出版伊始即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4.
"周易"是我儿时生活中耳熟能详、最为神圣的词汇之一。20世纪80年代,我在武汉大学读研究生,正赶上国内易学界的盛事——东湖会议,自那以后,笔者就立下了研学《周易》的宏愿。20余年来,学《易》虽时有小成,但总感心悸。在这屯邅知困之时,我读到了丁四新教授的《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  相似文献   
35.
李大钊的著作反映着他所处时代的特色 ,以及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色。他的文章中包含着中、日、英、法、德、俄等不同语种间的语际、语境关系 ,以及由此引发出的不同时空中的观念交汇与融合。理清与整合这些关系和观念 ,是解读李大钊著作、理解李大钊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从学术的角度分析了李裕民先生对我《攻瑕批谬 ,意在求全———评〈司马光日记校注〉》一文的反批评。我的文章完全是以事实说话 ,全文所举误例不下六七十条 ,李先生仅对其中的 9条进行了反驳 ,而这仅有的 9条反驳还无一例外地全是错误的。李先生的本意并不在于学术商榷 ,而只是假反批评之名来渲泻私愤、文过饰非。  相似文献   
37.
38.
本文主要讨论关于太子须大佛本生故事的两种敦煌本残卷情况。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考证残卷的佛经来源为法坚所译《太子须大经》;(二)重新将残卷拟名为《太子须大经讲经文》;(三)对残卷校注的辨正。附带讨论法坚译本与《六度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句逐条查对,订正补校,标注出处,列出原诗,为"汤学"研究者和唐诗爱好者提供一份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40.
李白《行路难》三首,是古今传诵的名篇。其第一首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几乎所有的注本都只注上句,意谓语出《宋书·宗悫传》,借宗悫少年时回答叔父“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话,表明李白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仍怀着强烈的希望。而对下句,却认为诗意显豁,不必注释,如王琦《李太白全集》,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李白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等。即使少数注本有所注释,也仅仅是将诗意串讲得更明显一点。如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注云:“云帆:象白云般的船帆,这里指船”,“沧海:大海”。意谓扬帆渡海,象征政治抱负的实现。认为这两句共同表达了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