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谭耀炬先生的《小学考声韵》校注是研究古代音韵学的一部力作。该书的出版 ,填补了古代音韵学专科目录研究的一项学术空白。本书最大的特点 ,就是穷搜博考 ,析缕治棼。不仅点校准确精善 ,而且考证翔实 ,纠正了不少前贤讹误 ,是目前小学类学术专著中一部有价值的好书。  相似文献   
42.
今人在接受阮籍诗文过程中的困难,除了其晦涩古奥的风格影响之外,还有其他因素渗入其中:第一,接受者受惯性驱使,乃至以儒释道,阐释上出现了错位;第二,解释者谨守训诂,仅从字面出发;第三,阮籍诗文中的文字讹误,仍有显著之处未经订正.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了人们对阮籍诗文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43.
敦煌变文的发现,历时百年,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对其进行校勘和考释的论著不断涌现。黄征、张涌泉先生的《敦煌变文校注》可以说是对其中词语进行考释的集大成者。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异文语境和方言调查的方法,运用多种文献材料,对《敦煌变文校注》中的"嚇"、"贴"、"超越"三个词语进行了重新考释。"赫"原作"赫",徐复先生校注时认为应该作"嚇",蒋礼鸿先生亦主此说:"‘嚇’与'■'、'謼'皆字异义同。'诳■'双声字,俗亦作'懗’,《龙龛手鉴》心部:'懗,呼嫁反,诳也,与■同。’"因此,可以说徐先生是从本字的角度认证"嚇"与"謼"、"■"同义,蒋先生是从俗字的角度发明"嚇"与"赫"、"■"同义。他们无疑都是正确的,但还缺乏文献例证的支撑,说服力不够。遗憾的是黄、张两位先生在作校注时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解释。我们调查历史文献和现代方言时发现"赫"当有"欺骗"的意思。"贴",黄、张校注:"原卷实作'贴'字,'贴'为黏附之义,切合于文意。"司马相如《长门赋》:"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檐檐。"李善注曰:"《楚辞》曰'裳檐檐以含风。'王逸曰:'檐檐,摇貌。""襜檐道服,贴天上之云霞"的意思是"道服的飘动黏附天上的云霞",我们认为动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文意,"贴",乃"形容、描述、临摹"之义,这有异文佐证。关于"超越"一词的释义,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超越"的异体书写形式有"超越"、"超越"、"曆刺"、"歷刘"。《广韵·锡韵》:"超,超趚,行皃。"又《广韵·麦韵》:"越,急走也。出《字林》。"《玉篇·走部》:"趚,子亦切。小行皃。""急走"强调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小行"是因速度快而产生的结果。段玉裁认为:"趚,侧行者,谨畏也。"于此可知,"超越"有"因谨畏而侧身急行"义。《集韵·昔韵》:"越,侧行也。或作趞。"又"超,超越,盗行。""盗行"可以和"谨畏急行"相互发明,典籍中亦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44.
朱瑞熙、孙家骅两位先生的《义丰文集校注》是对南宋文学家王阮文集的首次系统整理,为读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便利。其中不免有一些疏漏,本文对此试作补正。  相似文献   
45.
《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是苏舜钦研究集大成之作,但其在校注上仍有不少疏漏和失误。本文仅择其大者数例,给予补正。  相似文献   
46.
正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浅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1.《西域传》云:"奘师发迹长安,既渐至高昌,得蒙厚礼。从高昌给乘,传送至瞿萨旦那国东境,即汉史所谓于阗国也。彼土自谓于道国也。东二百余里有婫摩城,中有旃檀立像,高二丈余,极多灵异光明。疾者随煽以金薄  相似文献   
47.
在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史上,《老子》是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1993年末,在荆门郭店出土了楚简本《老子》,给中国哲学、思想等相关学术界及国际汉学界带来了巨大震动。迄今为止.以郭店竹书《老子》为对象作专门的校注,或以其作为重要的校注对象的,据我们所知,已有20余本(种)之多。新近出版的由丁四新教授撰写的《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该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成果、“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  相似文献   
48.
毛远明教授新著<汉魏六朝碑刻校注>210余万字,8开,正文10册,总目提要1册,于2008年12月由线装书局出版,是现今汉魏六朝碑刻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材料最翔实、成就最高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全面收集碑碣1417通,制作成拓片图录1 500幅;据图录准确释文,并加上现代标点;广集众本,精心校勘;对碑铭中的疑难词语简要注释和考辨,并辅以提要.  相似文献   
49.
周文娟 《南方论刊》2010,(4):100-101
陆贾《新语》是西汉初年的重要著作,但历来研究者甚少。近人王利器先生汇旧注古本,撰为《新语校注》一书,甚为精当。本文试对《新语校注》的训诂内容作番探讨。其训诂内容主要包括:解释题意、说明章旨、解释词义、给字注音、说明修辞手法、诠解成语、叙事考史。另外,作者还进行了详细的校勘工作,如指明异文,改正讹文,增补脱文,删除衍文,乙正倒文等。  相似文献   
50.
清代顾彩所著《容美纪游》是一部反映容美土司地理山川、风土民情诗文并茂的旅游日记,但有关土家先民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均有涉及,实际为一部价值较高的地方历史文化典籍。李书诚先生在湖北省馆藏抄本序中即云:“此稿虽游记体,而于容美兵刑礼乐制度,甄述綦详,足备掌故。至轶闻琐记,亦足资劝诫”。新近湖北人民出版社以独特的视觉,为弘扬地方历史文化,推出了吴柏森教授的《容美纪游》校注本(清·顾彩著,《容美纪游》,吴柏森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以下简称《校注》),确实是一件有利学术和社会的事情。通览《校注》全书,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