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胡传志 《晋阳学刊》2012,(1):137-139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最后一位大诗人,元好问受到后人的高度推崇,堪称800年来第一人.他的传世诗歌近1400 首,清人施国祁曾对其诗加以校勘和笺注,其《元遗山诗集笺注》于道光二年(1822年)刊刻.施氏长于金史文献,在遗山诗有关本事及背景方面,征引繁富,功不可没,该书校勘时参照了现已失传的曹益甫本,资料上至今还有不可替代之优长.长期以来,一直是遗山诗的重要读本.但该书成书过于仓促,正如施氏自己所说,"偶为友人怂恿,复聚书册,匆匆解注,七月而成",全书仪用7个月时间,足见时间有限,加上其"俭腹"所限,结果使"贻笑于大方之家"(《元遗山诗集笺注·序例》)的担心不幸成为事实.失注、误注之处不可一二数,钱钟书《谈艺录》举出大量误注之例,称施氏"大病尤在乎注诗而无诗学".  相似文献   
92.
本文列举了《〈西藏赋〉校注》中标点、释义问题二十余条,参照其他文献的用例,作了讨论,希望有补于《西藏赋》的文本研究.  相似文献   
93.
元好问诗,旧有施国祁注,错谬较多;元好问文向无注本。狄宝心《元好问诗编年校注》、《元好问文编年校注》为当前遗山诗文最佳整理本。二书存在误注、漏注等瑕疵,指出其错漏之处,以期修订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4.
乐史《李翰林别集序》云:“李翰林歌诗,李阳冰纂为《草堂集》十卷,史又别收歌诗十卷,与《草堂集》互有得失,因校勘排为二十卷,号曰《李翰林集》。”乐史所谓校勘云云,意者以为只是把李阳冰《草堂集》与乐史别收诗歌十卷作了校刊,去掉重复的诗篇,编成《李翰林集》二十卷。乐史别收歌诗十卷,是何人所编,不得而知。以合并后编为二十卷来看,他收的十卷诗与李阳冰编《草堂集》重复极少。否则,就不可能再编为二十卷。  相似文献   
95.
本文主要讨论关于太子须大拏佛本生故事的两种敦煌本残卷情况.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考证残卷的佛经来源为法坚所译<太子须大拏经>;(二)重新将残卷拟名为<太子须大拏经讲经文>;(三)对残卷校注的辨正.附带讨论法坚译本与<六度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搜神后记》旧题为东晋陶潜所撰,汪绍楹先生曾对之进行全面校注,并由中华书局1981年首次出版。笔者发现其中有一处失校,现整理于下,以就正于方家。王伯阳家在京口,宅东有大冢,相传云是鲁肃墓。伯阳妇,郗鉴兄女也,丧亡,王平其冢以葬。后数  相似文献   
97.
王彦坤所撰《路史校注》校勘参检六家版本,或择善而从,或新出己意,皆力求详尽精审;注释有源必溯、求真求切,疏通文义怡然博洽。《路史校注》的出版是彪炳古籍整理史册的大事,不仅填补了相关校注的空白,还为当今的文史研究者在利用《路史》时提供了上佳的校注本。  相似文献   
98.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一《同尹子渐王几道访郭生别墅不遇》诗中"王几道",夏敬观先生注云:"《欧阳文忠公集书简》有《与王几道》一通,小注‘名复’。厉鹗《宋诗纪事》引《明道杂志》王复《题洛阳大字院》断句,题‘洛人,乡贡进士,官典郡正郎’。范仲淹《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知陕州军府事王公墓志铭》:王质字子野,幼子  相似文献   
99.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3):47-47
顾炎武著,张京华校释的《日知录校释》一书,由岳麓书社2011年10月出版。该书是《明清思想经典丛书》的一种,以台湾徐文珊《原抄本顾亭林日知录》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简称“北大抄本”)参核,且主要参考了栾保全、吕宗力校本和陈垣校注本的成果。该书共有三十二卷,另有三个附录,反映了当前研究《日知录》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0.
由于法藏敦煌文书3702号文书残缺不全,加之书法较草,历来在文书的校读及理解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前人校录的基础上又重新对此文书校注之后,并从形式、内容等诸方面厘定该文书为"儿郎伟"驱傩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