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赫德与德璀琳在中国海关共事达数十年之久,自然存在着友谊。但是,赫德代表英国利益,德璀琳代表德国利益,赫德的上司是总理衙门,德璀琳接近李鸿章,双方明争暗斗,层出不穷,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42.
潘鼎新略论     
潘鼎新清道光年间举人,为报父仇创办三河团练,投李鸿章后成为淮军四大主力之一的鼎字营统帅,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官至巡抚.谅山抗法战役中因请廷态度不明造成指挥不力而遭败绩,革职回籍.  相似文献   
43.
爱个半世纪     
孑然一身50年,78岁才成为新娘;半个世纪的等待,只为那曾经的一场爱。如此旷世奇缘,其主角究竟是个怎样超凡脱俗的人?她叫张茂渊,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侄  相似文献   
44.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进而威胁到朝鲜的安全和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而此时美国想借助日本打开与朝鲜通商之路,李鸿章为防止日本与美国在对朝鲜政策上勾结,想利用列强间的矛盾,维持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对朝鲜采取了国际均衡新政策。  相似文献   
45.
张静 《贵州社会科学》2006,6(4):158-162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自1870年起李鸿章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他利用自身权势,以北洋地域为依托,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北洋官系网.北洋官系网的形成与发展对李鸿章淮系集团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6.
1896年。李鸿章一行访问到费城。当局格外巴结。说中国的贵人喜欢坐轿.于是。在李参观工厂或名胜时。就不用马车了。专门搞了一顶豪华轿子让李鸿章坐。不巧的是抬轿的四个人全是爱尔兰人。他们听李鸿章  相似文献   
47.
在中法战争过程中,清方情报搜集与传递工作基本依赖于李鸿章构建的具有一定私属性质的情报网络。这个情报网络在中法"北黎冲突"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对于清政府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决策意义重大。但由于决策中心和情报中心的分离使得清方在中法战争的战略决策始终存在较多失误。而这个情报网络在战争全面爆发后最终也走向溃散。本文即试图探讨清政府在中法战争前期的情报工作,通过对清方军政、外交情报网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对中法战争历史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切入点,考察清政府此时段内政治军事系统的运作。  相似文献   
48.
本文凭据史料,说明李鸿章在其推行"洋务运动"中兴办新式学堂的举措,客观上对我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9.
李鸿章的国防观包括建立近代化的军队 ;重海防 ,兼及塞防 ;国防建设依赖经济的发展。这些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自强御侮及以其向西方学习为指针 ,体现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崭新国防价值观。但其国防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0.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征台、侵琉、征韩的侵略活动一步步扩大和加深,李鸿章对日本"为中国患"的认识也日益深刻,开始从中国地缘安全的切近关系审视朝鲜问题,酝酿实施将中国传统的"以夷制夷"策略和近代"均势政策"相结合的新的对朝政策。从劝导到主持朝鲜与美国立约通商,李鸿章意在把列强势力引入朝鲜而令其彼此牵制,以杜绝日本势力的进一步扩张,确保晚清中国在朝鲜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