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437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243篇
人才学   74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872篇
理论方法论   124篇
综合类   1647篇
社会学   194篇
统计学   5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在步头降这个以边远、贫困、交通不便闻名的苗族乡,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本乡人,却无怨无悔的为苗乡党政工作尽心尽力,挥洒汗水。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见证了苗乡近年的飞速发展,他们也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这里……在步头降苗族乡成立30周年乡庆来临之际,让我们对他们这些年默默的付出道一声辛苦,让我们对他们这些年无私的奉献说一声感谢!愿有更多有志才俊来步头降为苗乡发展贡献力量。——题记  相似文献   
142.
朱伦的"民族共治"概念及其理论是在反思西方民族主义古典理论与传统自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理论以"合众而一"理念为支撑、以"双向两层面"的共治模式为方式、以"民主-共和-共治"的三位一体理性民族政治为目标、以"四对八根"的系统共治体系为保障。围绕民族共治与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其他民族政治观等议题的区别,围绕民族共治理论面临的困难均需面对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3.
吴迪 《中国民族》2014,(3):47-49
目前,我国总计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多农民、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在内的"村官"。"村官"虽然是最基层的干部,但却是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带领广大农民开创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更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实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是国家行政体系的最基层,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44.
如今,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即便是正常的官员任免通报,哪怕是到龄退休,有人就习惯性地将其与反腐联系起来。官员任免通报为何常被"错读"。相关专业人士认为——随着中央铁腕反腐、从严治吏的常规化,紧盯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最新通报。成了许多媒体的新闻源。不管被打的是"老虎"还是"苍蝇",相关消息都能在第一时间被广泛传播。不过,  相似文献   
145.
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在短暂的一生当中创作了大量的童话作品,生前发表寥寥死后却声名斐然。本文以宫泽贤治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创作的童话故事《古斯克·布都利传记》为例分析宫泽贤治的人生价值观,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云端上的理想主义者,二是"他人本位"的自我牺牲者,本文将对这此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6.
日本电影导演今村昌平素在创作中以平民为创作对象,由此展开对日本战后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精神的批判,其电影文本中流露出的平民意识有别于其他的导演,本文试图以《楢山节考》作为考察对象,从今村昌平生平以及创作意识等方面阐述今村昌平的电影文本中的平民意识。  相似文献   
147.
《中国社会导刊》2012,(26):50-50
樵村社区周丙正老人,是徐州市铜山镇乃至铜山区的“大名人’,提起他的名字,无论领导还是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好人哪!为了社区的和谐、百姓的安康,他操碎了心啦!” 在村里的“三老工作室”,笔者见到了周丙正老人。他刚从一户村民家调解纠纷回来,停下代步的电动三轮车,拄着拐杖走进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48.
廖钰 《民族学刊》2019,10(4):69-75, 120-121
道光年间滇南地区土司依靠清王朝授予的诰敕、号纸、印信等信物取得合法统治权之后,他们通过治边文化软实力的浸润,采取多种举措体现自己的权力象征,以实现“文化治边”的目标。具体而言,“文化治边”举措有四:一是在物质文化方面,土司衙署的建立;二是在制度文化方面,印信号纸的获得;三是在行为文化方面,土司法令的施行;四是在精神文化方面,表征系统、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等文化权力结构的建立。《滇事杂档》相关史料中以文治和教化等文化权力表征体系来治理滇南土司地区的思想,既是对清代中期官僚政治的认识与理解,又是对道光年间土司文化治权的阐述和诠释。  相似文献   
149.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