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第一夫人"们的保健法第一夫人们风光无限,其光鲜形象的背后,必然有健康的体魄做后盾,与其模仿她们的装扮,不如学习她们的养生经。美国第一夫人:哑铃"锤式弯举"。米歇尔·奥巴马有一双健美的臂膀,而秘诀就是在例行的高强度体能训练后,  相似文献   
42.
由唐入宋,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发生了巨大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宋代美学以自己的独特视角重新解读了杜甫:将其刚健的人格精神和诗学风貌沉潜为整个时代的美学底蕴;以其沉郁气质约束自我重塑了一个老朴、平淡而不乏典雅的老杜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杜诗的世俗化倾向也得到进一步发扬。这些貌似不相协调的侧面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折射出了宋代美学的绚烂多姿。两宋美学对杜甫的多层面接受,是在时代文化制约下一种合理的再“发明”。  相似文献   
43.
44.
杜预对《左传》的注释,首先创造性地确立了经传合一、比义而解的整理与注释原则;其次治经广摭博洽,重书例归纳的注释经书内容;最后对《左传》书例的归纳,是杜预经学文献整理研究的又一大贡献。他以简驭繁,约简精洽的注释风格,使《左传》研究走出了单纯字句训诂的困境,奠定了两千年来经学书例和治经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45.
成书于明朝万历末年的短篇小说集<杜骗新书>,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它对晚明社会现实的批判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本文从贪婪与诈骗成风、吏治腐败、科场黑暗和僧道淫恶等方面分析了小说集对晚明社会现实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46.
《社区》2003,(7):9-12
从社区选举的地域性、普遍性、广泛性而言,最早全面推开基层社区选举实践的要数广西壮族自治区。从2000年底开始, 广西在城市、城镇由点到面推开社区体制改革和划分调整社区及重组社区自治组织的过程中,就已经强调条件成熟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均采用直接选举(下简称“直选”)方式。截至2002年9月,全广西社区除贵港、玉林、梧州三市及桂林市部  相似文献   
47.
言语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影响最为广泛的研究成果之一是20世纪80年代里奇(G.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然而,里奇的礼貌等级标准只兼顾语法和词汇两部分,却忽略了语调这一因素。语调不仅帮助听话者理解所接收的语义信息,而且传达语用信息。鉴于此,在研究礼貌问题时,除语法、词汇之外,语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话语的礼貌等级。  相似文献   
48.
在宋代杜学史上,王安石占有重要地位.他尊杜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其中包括对杜甫君臣现的认同和传承.王安石和杜甫皆继承先秦儒家特别是孟子学说,秉持"君臣遇合"型的君臣观理想,主张以对人君缺失的指摘、竭尽臣责而"致君尧舜".杜甫还侧重继承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强调臣子的忠君;王安石则更注重以法治国,强调君应行君道、臣子要以道事君.在两宋特定的时代务件下,杜甫君臣现中忠君的一面被片面放大并得到高度尊崇,王安石的主张特别是其以道事君等观点却屡遭曲解和非议.  相似文献   
49.
乔治·艾略特在《佛洛斯河磨坊》中,通过女主人公玛姬·杜黎弗的悲剧,揭示了英国19世纪乡村女性的生存处境。从生态学角度解读这部小说,可以看出玛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束缚,在情感与理智的冲击下她不断放弃自我从而导致精神生态失衡。玛姬的人生困境映射出工业革命大潮冲击下社会转型的痛苦和迷茫,艾略特用洪水结局重塑了新的生态局面,从而表现出自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0.
钱谦益推崇杜甫,将其学习心得陆续写成《读杜小笺二笺》,辑入《初学集》。明清易代后,嘱托来家坐馆的朱鹤龄补续成书,朱氏却增删内容,失其笺诗微旨,引起注杜之争,二人交恶。这促成《钱注杜诗》知人论世,精审周详,富有以史证诗的鲜明特色,并对宋以来杜诗学中曲解和附会杜诗,产生拨乱反正之功,为影响极大的杜诗注本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