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10篇 |
免费 | 562篇 |
国内免费 | 26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859篇 |
劳动科学 | 331篇 |
民族学 | 446篇 |
人才学 | 1097篇 |
人口学 | 305篇 |
丛书文集 | 6482篇 |
理论方法论 | 2103篇 |
综合类 | 16392篇 |
社会学 | 3345篇 |
统计学 | 6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0篇 |
2023年 | 488篇 |
2022年 | 610篇 |
2021年 | 796篇 |
2020年 | 600篇 |
2019年 | 896篇 |
2018年 | 272篇 |
2017年 | 670篇 |
2016年 | 819篇 |
2015年 | 1231篇 |
2014年 | 2691篇 |
2013年 | 2315篇 |
2012年 | 2653篇 |
2011年 | 3052篇 |
2010年 | 2671篇 |
2009年 | 2736篇 |
2008年 | 2862篇 |
2007年 | 1988篇 |
2006年 | 1799篇 |
2005年 | 1738篇 |
2004年 | 1260篇 |
2003年 | 1266篇 |
2002年 | 1041篇 |
2001年 | 864篇 |
2000年 | 664篇 |
1999年 | 300篇 |
1998年 | 162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方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51-155
较之其早期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戴维森在20世纪90年代构建的后期意义理论尚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不是对其早期意义理论所做的无关宏旨的修补,而是体现了完全不同的理论旨趣和形态。对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戴维森的哲学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西方哲学的动态发展也不无裨益。戴维森通过引入解释者这一要素将解释活动置于解释者、说话者以及共同世界三者的互动关系之中。戴维森所构建的人—他人—世界三元互动的三角测量解释模式,旨在表明语言理解依赖主体间的语言交流互动,意义不是预先设定的,它是交流互动的产物,是解释行动的结果。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拒斥语言交流和意义的约定论,强调语言理解的主体间性,彰显对话性和动态生成性,蕴含了对话辩证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2.
103.
高职食品类专业建设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高职食品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从食品专业的基本定位出发,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实践教学强化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食品专业的基本定位是食品安全与检测、营养与功能食品、食品应用技术三个方向,同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源,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打造享誉国内外的黄河文化品牌,对大力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高地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兰州市为例,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兰州黄河文化品牌打造与营销模式创新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加大黄河生态保护、完善政策支持、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打造特色黄河文化IP、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李冬梅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22-127
文章以副词"还"的重复和添量义的区分说明义项划分精密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尝试在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反映义项间距离疏密程度的义项划分的网络层级模式.文章首先从用法上证明区分重复和添量是描写"还"用法的必要条件,再以两个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形式映射验证二者的差异是语言共性问题,而后进一步明确其意义差别实质在于侧... 相似文献
106.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有针对性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思想政治问题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地矿类专业实施“脑矿+地矿”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例,明确了目前地矿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地矿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和重点,提出了以培养脑矿丰富的地矿人才为目标的地矿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赵加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45-51
智能合约这一新型信任解决机制对作品的利用和传播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借助智能合约,版权人可以摆脱中心化机构的束缚,自主决定作品交易。但智能合约的定制化、自动化和假名性也给作品利用协议的签订、执行和维护带来诸多障碍,现行法律规则难以对之作出有效回应,因此应对智能合约下的作品交易建构相应规制机制。一方面,改进区块链用户自主设定的去中心化治理机制,将之与现有规制模式相匹配,以提升区块链技术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在遵循“区块链技术中立”原则的基础上引入监管沙盒模式,以降低智能合约运作的法律风险,并通过肯定智能合约的合同性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