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0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76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翰墨林编译印书局作为近代颇具影响、成立较早的出版社,它是金泽荣流亡期间的养家糊口之源、编校著述之地与社交活动媒介,为他提供了学术研究上多方面的保证或支持。反之,该印书局亦因金泽荣的加盟以及许多韩国历史、文学重要著作的出版,彰显了其自身的最大特色,并在促进中、韩两国人民传统友谊,保存韩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精粹,以抵制日本对韩国的奴化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一)林纾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有一门课被排在下午二三时。一天,林纾看到学生昏昏欲睡,便把课本一合,说道:下面我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学生一听,精神为之一振。林纾接着说:有一个风流和尚,一次经过一座桥,看见一位美女姗姗而来。学生此时已集中精神听他讲故事,但林纾此刻却不讲了。学生请他继续讲那个  相似文献   
53.
阐述了“士阶层”在历史变迁中传承下来的精神内涵——“士人风骨”以及“士阶层”与江南园林之间的渊源.通过分析“士阶层”的精神内涵对于江南园林植物造景方式的具体影响,研究与士人有关的江南园林在植物造景方面的独到处理手法.与现代的居住区环境造景手法相对应,并且分析了历史建筑环境修复案例,阐明了“士人风骨”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4.
林纾的改良主义思想是在爱国忠君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对光绪帝的感念折射了他对君主立宪主张的坚持而非对封建制度的死守;不管是对待新文化运动还是对待白话文运动,林纾都是持改良主义态度的,他反对"一刀切"的激进做法。因此某些学者给林纾贴"封建复古派"标签的做法是欠妥的,以"坚持改良主义的卫道者"来评价林纾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55.
56.
在从现状形态和布局空间等角度对川西林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川西林盘的创意文化产业型、餐饮与会所型、高端居住区型、乡村旅游型、农耕文化博物馆型等五种创新型林盘保护与开发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特征及适用条件等进行比较,借以提供根据林盘现状和地方经济、人文、自然环境选择林盘开发模式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57.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现代煤炭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认识基本上仍停滞在以经验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科^学系统的认识,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相差甚远,极不适应现代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58.
一株珍稀的云雾茶幼苗旁会开满无数的鲁冰花,她们部是茶苗的妈妈,用自己的身躯帮助它成长。就像文中这个孩子,不仅仅由亲生母亲孕育,更因一群素不相识母亲的爱与关注而诞生。他的名字叫“众生”。  相似文献   
59.
林纾的文体论是其古文论的重要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之前及同时代的文体研究,直接承继《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传统。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之初,既有着对中国古典文体论的撷精取宏,又不乏顺应时变的更新迹象。在对古文体的分类释名,各类文体的创作方法,以及文体的风格和修辞,他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理解和作法。  相似文献   
60.
名人话语录     
余世存 《领导文萃》2008,(14):75-75
林纾有侠义之风。某友向他借钱,他便把刚刚卖画所得的400元倾囊相授.朋友坚持立下字据后离去。不久此友病故,林纾前往吊唁,就在灵前把借据烧了.并作了祭文,后又忆道:若他与朋友都健在,则有无借据都是一样;现在朋友已死,自己恐也来日无多,若死后还有借据存在,难保不使两家产生纠纷,因此烧掉云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