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28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20世纪近百年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世纪末形成尖锐的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极端对峙而流行文化先声夺人局面。先锋历史小说作为高雅文化的一种标志,坚持艺术的独立精神和纯真品质,既代表了它自身对艺术绝对性的极端追求,又代表了流行文化对它的极端排斥,它被改编成电影则典型地代表了流行文化对先锋的某种误读。先锋历史小说对历史进行的诗意追求,与流行文化和常规历史观念极不一致,它力图将古典主义的故事性、现代主义的文本性质和后现代主义的语言方式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2.
李夫晨的长篇历史小说《日出日落》(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是写哈尔滨城市史的历史小说之一,与《圣·索菲亚教堂》、《满洲人家》、《血雨潇潇》、《高悬的匾牌》等其他几部同类作品一样,《日出日落》从独特的角度,独特的侧面,再现了哈尔滨昔日复杂的社会生活,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做了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剖析,披露出特定年代的风云变幻,揭示了进步志士抗击侵略等壮阔的生活层面。1 文笔潇洒自如,小说充满浪漫的诗的意境《日出日落》是以乾隆年间哈尔滨移民生活为背景,生动展示了哈尔滨当时知名的三大家族(打鱼人王尚…  相似文献   
143.
为什么我国历史小说多、西方历史小说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旋 《天府新论》1990,(5):73-77
  相似文献   
144.
在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奥里的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斯》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罗马军队的统帅因为自己的军队在与斯巴达克斯起义军作战时溃逃,下令在军队中实行古老的残酷惩罚“十一杀令”——在全体官兵中,随机抽选十分之一杀掉。乔万尼奥里展开小说家的想象力,描绘了“十一杀令”实施之后产生的震撼效果:战场上的勇士被抽到,照旧视死如归:战场上的逃兵看到勇士抽到被杀,  相似文献   
145.
胡邦岳 《理论界》2006,(9):200-201
本文通过比较新历史主义与当代中国新历史小说在历史现实语境的差异与联系,指出了两者彼此彰显的潜在通约性,进而从历史观念、叙事方法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分析了二者在接受语境中的融合与碰撞,以及对此过程中生发的悖论性处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6.
郭守运 《江淮论坛》2003,(3):135-138
虽然唐代以后在理论上史传与传统小说创作发生分野,但是史学作为“小说之祖”,史学思想仍然是影响后世小说创作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史学中的“直言实录”、“微言大义”、“人物品藻”等思想无不在明清历史小说的人物性格塑造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47.
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在90年代既有其极端虚构化的一面,也有其极端信史化的一面。前者以《故乡相处流传》为代表。它抛弃了历史小说通常采用的“再现”型叙述,以人物生死轮回,古今时空杂糅的“油滑”方式表现了变化的历史的不变性因素;后者以《心灵史》为代表。它以对虚构的决然拒斥,退出了传统意义的小说,但又在抒情化上回归了文学。长篇历史小说的这两个极端,标画出90年代长篇历史小说创作所拥有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48.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型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与大多数现代作者不同,他创作历史小说的动机在意识层面是为了开辟一条创作的新蹊径,在无意识层面则是其压抑在无意识领域中的创伤性情感体验与本能欲望的升华,正是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的共同作用,激发并支持了施蛰存心理分析型历史小说的创作行为,这也正是其作品在当时历史小说创作中自成一家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49.
赵黎波 《晋阳学刊》2006,(4):105-109
先锋作家的历史小说创作真正体现了新的叙事手法和历史观念。先锋历史小说的内在精神更多地与海登·怀特的“元历史”理论相通,而且“元历史”理论的弊端——认为历史是文本,否认历史客观真实的存在,同样是先锋历史小说的不足所在。先锋历史小说创作存在着自身的矛盾:在解构历史的同时质疑着历史真实的存在,却又企图在自己的叙述中重新结构历史的真实。可以说,先锋历史小说的创作仍然没有摆脱“真实”的缠绕。  相似文献   
150.
在文学现代性的视野里,新历史小说中的罂粟意象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被设置为一种异质文化与强势文明的符号,它突入个体的精神领域,既刺激个体生命的欲望化张扬,同时也加速个体生命的消亡,成为中国文学现代性历史进程中"他者"现代性力量的重要隐喻与象征。新历史小说对待罂粟的矛盾心态,折射了百年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艰难历程。新世纪以来,新历史小说朝着本土化方向发展的转型,为当下文学现代性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