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97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2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50篇 |
人才学 | 38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833篇 |
理论方法论 | 125篇 |
综合类 | 1878篇 |
社会学 | 182篇 |
统计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229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200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246篇 |
2008年 | 258篇 |
2007年 | 181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47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某些条件下主语会使核心层情景体在扩展层和小句层发生改变,具体为:复数主语使核心层具有[-持续]语义特征的情景体在扩展层和小句层变化为持续的情景;光杆复数名词主语和物质名词主语使核心层具有[+终结]特征的情景体在扩展层和小句层变化为具有[-终结]特征的活动;持续性主语使核心层具有[+动态]、[-持续]、[+终结]语义特征的成就情景体在扩展层和小句层变化为持续的情景;非持续性主语使核心层具有[+持续]特征的情景体在扩展层和小句层变化为非持续性情景,等等. 相似文献
32.
"词体乃乐府的‘格'‘律'化"或"乐府的‘格"律'化而成词",这一命题是对词体生成问题的新思考.它表面上是对古代"词为乐府说"的重申,实际上既强调了词体应为音乐与文学结合较早样式--乐府的直接产物;又揭示了词体与乐府的异同与承继关系,从乐府入手论词体生成方合乎情理;还证明了词体是南朝以后乐府与古体诗、赋、骈文等文体都趋向"律"化这一文体变化规律下所产生的新文体样式.乐府"格""律"化程度是随着声律论的发展而递增的.从齐梁时期出现平仄声律论开始,乐府齐言歌辞的"律"化可称律词的滥觞;隋唐之际乐府齐言歌辞"律"化完成,而杂言歌辞的"律"化已经出现.乐府"格律化"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多方面的"营养土壤",如酒令、律赋、骈文等.要解决词体生成这一问题,必须由词体的本质(乐府)入手,抓住其音乐与声律上的特殊之点(原唱乐句或歌辞句式供"格",四声平仄声律说供"律"),方能奏效."词乃乐府的‘格"律'化"这一命题,对"燕乐"说、"律词"说、"民间"说等关于词体的界说、词的起源的争论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33.
宋代是词体发展成熟期,以靖康之变为分水岭,南、北宋词创作从主题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呈现出明显不同。南渡后,金兵南侵、朝廷乐禁以及文人心态的转变,使得传统词坛创作环境发生断裂,词体在主题、功能上产生新变,词集刊刻较为丰富,以陆游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对词体的态度也有所变化。词逐渐摆脱了北宋以来的"小道"地位,明显向诗靠拢。从词体发展史来看,南宋前中期是词风嬗变以及推尊词体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34.
《庄子》区分了体道之知与极物之知:后者限于经验领域,前者则指向形上的智慧;通过二者之分,《庄子》彰显了道的智慧对人之“在”的意义。体道之知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展开为“真知”与“真人”之辩;真知在融入于意识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化为人的具体存在,人的存在境域又在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了面向对象、敞开世界的本体论前提。以如何得道为指向,《庄子》一方面提出了坐忘与心斋之说,由此强调了解构、消除、净化既成精神世界对于把握道的意义;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以神遇”的直觉方式。对《庄子》而言,以道为内容的“真知”不同于经验层面的知识:经验之知所指向的是外部对象,“真知”则旨在提升人自身的存在形态(广义的成人),后者蕴含着认识与涵养、认识方式与存在方式的交融。 相似文献
35.
王韬是近代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是一位以觉世为己任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寓居香港凡二十年余年 ,创办影响久远的《循环日报》 ,成为近代“第一报人”。他以思想家与报人合一的角色 ,原创了近代报章体政论。这种报章体或可名之为“王韬体”。王韬体政论关注时务 ,洞察世界 ,深刻批判封建政制 ,倡言变法洋务 ,体现了某种“民间”的独立性与深刻性。其体式语言反“时文”规范 ,求自然通脱 ,便于表达作者的情志。王韬体实为梁启超新文体之先导 相似文献
36.
对<诗源辩体>清代流传不广的原因,研究者一般概括为两点:一是清人认为该书基本承袭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点,属复古派、格调派一类,故对<诗源辩体>评价不高、重视不够.二是作者身为布衣,<诗源辩体>的影响因而受到限制.笔者以为另有三个因素可加以考虑:第一,<诗源辩体>作为总集,选诗部分失传,影响了诗源辩体>的完整性;第二,<诗源辩体>的流传与乾隆年间的禁毁书有密切关系;第三,许学夷的诗人地位清代以来一直未得到确立,从而影响到<诗源辩体>的流传. 相似文献
37.
谭家健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文子》的主体部分在战国后期已成书,是道家后学托名文子而作。从思想体系和文化背景看,该书以“道”为核心而又承认仁义道德。对“道”的解释当在黄老帛书《道宗》之后,《淮南子·宗道训》之前。其君权起源论继承《墨子》、《管子》,影响《淮南子》。其著作体载属于语录加问对,当在孟子之后,荀子韩非子之前。今传本补充修改了竹简本,当在东汉之后,定稿可能要到六朝 相似文献
38.
李长空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55-59
格律体新诗虽然诞生已有近百年了,却依然难以登堂入室。主流诗界或嘲其形式主义,或讽其弃今复古,或讥其民歌打油,或鄙其诗意直白……格律体新诗要改变四面楚歌的局面,就再也不能单纯、片面地强调形式,其形式必须蕴含于深广的题材内容之中,形式的创造、把握必须与题材内容取得艺术上的高度统一,其形式美也才能进入佳境,而诗人们心灵的广度、密度、浓度、力度和高度,诗人的思想和意志,也才能够依附于形式美中,如冬日阳光般直达读者心灵。 相似文献
39.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及绩效——浙江省“共保体”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雅乖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4-8
农业保险中的支持政策,不论对于增加农户的有效需求,还是加强农户的风险意识,抑或是降低保险公司供给过程中面临的道德风险,最终都会实现社会效用的增加。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象主要面向种养大户,采用共保经营、互保合作并行的方式,设有水稻、生猪、鸡、鸭等13个试点共保品种。目前浙江省实行赔偿责任补贴,“共保体”根据巨灾风险状况和商业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通过调整赔付方式实行有限责任赔付。考虑到农业保险涉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浙江省还将对“共保俸”的赔偿责任进行相应的财政扶持。同时实行二次赔付:先由共保体向农户支付核定损失50%的预付赔款;再在保险年度末统计全省全年总赔款后,进行个案清算。其社会效应主要表现在稳定农民收入和缓解城乡社会事业的矛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40.
老子的"道",主要指形成世界的本原,决定万物的本体,宇宙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而老子的"德",其广义是指万事万物合"道"而行的品性,其狭义则指人的合"道"而行的品性。"自然"是老子"道"与"德"的本质特征。"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体"德"用,二者辩证统一于万物之中。老子哲学的主要意蕴就是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老子对"道"的预设与描述体现出老子哲学理论思维的形上视域,老子对"德"的揭示与规定标志着老子哲学实践关怀的形下向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