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栾保群、吕宗力校点的《日知录集释》(全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在迄今《日知录集释》点校本中最为精善,但其标点及校勘方面仍偶有可斟酌之处。本文尝试摘出标点错误20处,校勘问题6处。  相似文献   
82.
由顾颉刚先生领衔点校的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规模宏大,校勘精审,广受好评。但毋庸讳言,该书在标点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史记·乐书》的19处标点提出讨论并予以辨明。  相似文献   
83.
古籍整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尤其是标点、校勘、注释这三个基本方面。古籍整理中俗字的处理、部分用字问题、释读问题、规范适用性问题也经常会出现失误,需要古籍整理工作者加以重视。这些失误,有些是无心之失,有些是可以弥补的,有些则是不可原谅的。前两种失误不宜放大,而第三种应该尽量杜绝。公正、客观、合理、健康的古籍整理批评,可以促进并推动古籍整理学科健康有序地发展。目前的古籍整理批评缺乏健康的环境,有一些不好的风气,在机制建设上很薄弱。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管理者和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4.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由唐长孺先生点校,魏连科先生编辑整理,学术成就很高,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但毋庸讳言,由于时代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该书在校勘及标点上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该书《乐志》校勘及标点未周之处提出讨论,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85.
指出了《中华道藏》中校点的几处疏误:《正一法文经章官品》中“中外强徉”之“徉”当作“”,为“”之形讹,“”是“祥”的换旁俗字;《陆先生道门科略》中“三官遣考,召君史潜守门户”中间不应点断,“史”为“吏”之形讹;《洞玄灵宝五感文》中“动生怨怪”之“怪”当作“恡”,为“悋”之俗字;《老君音诵戒经》中“吏兵、管护者哉”中间不当断;《太上老君戒经》中“不欲人在已先病者”之“已”为“己”之形误;《女鬼青律》中“食寅”不辞,“寅”与“肉”之俗字形近而误。  相似文献   
86.
就《论语·乡党》中伤人乎不问马的断句标点问题进行讨论。在常见的三种断句标点法中,唯有传统的断句标点法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87.
郑晓的《今言》是一部重要的笔记著作 ,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近见该书 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1997年重印本疑误转多。特举 40例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88.
立足于编码方式与诗情的关系,侧重探寻了戴望舒诗的四种编码方式与诗情抒发的关系及对当下诗歌创作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具体阐释了香草美人意象对诗情抒发的背景托举功能,阐释了诗节、诗行、诗句长短的变化对诗情灵动性的影响,阐释了判断词、连词、回环句的大量使用使诗情的律动有迹可寻,阐释了标点的超常规使用所产生的奇异的表情功能。  相似文献   
89.
前贤对《汉书》的点校、注释等的研究成果丰硕,然仍有可说之处。现从标点、校勘、注释等方面就《汉书》之《传》部分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90.
吕祖谦的《三国志详节》作为一部选本,在编纂的时候并非是严格按照原文来选取的。点校本存在标点和校勘方面的失误,今查检各书,辨析其中的失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