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姜文电影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个"酒神"式的神奇人物,他们过着放纵、浪漫的生活,在"酒神"狂欢的背后,体现着作者高昂的生命意识和蓬勃的生命本真;含有隐喻意义的场景、台词与情节,折射出作者对沉积于中华民族意识深处的民众心理的认真审视与深沉思考.这也正是姜文电影的独特文化审美价值及其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王英英 《日本研究》2012,(1):111-118
日本的战略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影响日本战略文化的主要因素有日本的原始宗教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岛国根性”.当代日本主流战略文化主要有新民族主义势力的“普通国家论”和“海洋派”的对外战略思想,虽然他们的战略思维各有侧重,但其对外战略的方向是一致的.由此,本文归纳出日本今后的战略走向具有三大特征:战略主体性日益增强;在外交、安全上更强调战略性、进取性;由于中国因素对日本内政外交的影响空前上升,日本对华战略的两面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从地理上的差异、时间是主要的原因、北方常受外族入侵和国内战争、动乱引起的民族大迁移、交际和乡土根性等四个方面分析南方方言更接近古汉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程勇  徐苗蓁 《天府新论》2010,(2):153-157
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无根性指艺术教育本体的缺席与民族性的缺失,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重新规划中国艺术教育已势在必行,首先必须改变的是艺术教育思想,其核心是看待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眼光。在此方面,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传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常住大陆台商已经形成沟通两岸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体从在大陆出现时持续至今的非植根状态一直值得各界关注.目前,该群体正从非根植状态向根植性状态转变.这一转变将对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从新经济社会学角度研究台商这一社会群体,对研究台商的社会作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篇是《鲁迅与丘浅次郎》(上)的续篇.通过调查和比较丘浅次郎的文本和鲁迅的文本,推断丘氏对鲁迅的影响,时期并不只限于鲁迅留学时期,范围并不只限于个别文章,内容上也不只限于进化论,两者之间存在着比现在所知更为复杂和深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现代作家从启蒙者到被改造者的角色易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辉 《学术研究》2003,2(7):126-129
中国现代作家面对大众经历了一个从启蒙主义者到被改造者的角色易位 ,本文通过对这一角色易位过程的描述 ,重点分析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观念、历史条件的外力作用以及中国现代作家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特征 ,旨在探究造成中国现代作家角色易位的内在与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漂浮:无根的现代性及其呈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强 《社会》2006,26(4):1-22
现代社会作为一个漂浮的形态,其基本特性的现代性就表现为社会无根特性。现代社会的拔根状态所呈现的失根景况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高度现代性的城市生活中有多种样态的层叠。社会扎根方案和社会寻根行动内涵了现代社会的可能。这表明了知识行动论的出场路径的打通。  相似文献   
19.
佛教"真实二分"的哲学思维模式比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模式更能凸现本体的超越性,对中国哲学本体论思想发展形成很大的影响.佛教的超越本体论在中国被纳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模式,逐步中国化,沿着本根性和内在性两个方向发展.中国佛教的本体论思想为宋明理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20.
湖南人的“独立之根性”是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一种人格化表现。这种“独立之根性”使以政治为本位、以“经世致用”与“原道”作为人生的基本的行为主导方式的湖湘士人特别重志节,特别重独辟蹊径,特别重天下苍生,特别重“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而表现出一种“宏识孤怀”、“敢为天下先”的“原道”的襟怀,乃至“殉道”的英雄气。五四时期的湖南报人,在特有的历史文化环境中,最充分地表现了这种“独立之根性”,最充分地表现了一种探索大本大源的血性、刚性和智性。具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刚正不阿的人格精神,一是独辟蹊径的求索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