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52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500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新四军所在的华中抗日根据地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根据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灾救荒的措施,如兴修水利、鼓励垦荒、赈济灾民、发放贷款、提倡互助、减免税收、扑灭蝗虫等。华中抗日根据地灾荒救济工作的特点是: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重视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鼓励生产自救。华中抗日根据地灾荒救济政策的推行,保证了根据地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改善了灾区群众的生活,密切了军民关系,巩固了根据地政权.  相似文献   
782.
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抗日干部学校,大力培养抗日干部,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是在抗日烽火中培训干部,中心任务是为抗日战争服务毛泽东同志指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任务,第一为抗战培养干部,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为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783.
廖毅文 《四川省情》2006,(12):39-39
四川仪陇,是朱德总司令的家乡,又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域之一,位于川东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还涌现了以张思德为代表的成千上万名英模人物,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根据仪陇群山环抱,松柏滴翠,人杰地灵的自身优势,仪陇把薪火传承的红色文化、浓郁的客家地域文化与省级琳琅山风景名胜区、闻名四川的内河四大离堆之一的新政离堆以及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墨宝《鲜于氏离堆记》石刻,“川北客家第一庄”的丁氏庄园等名胜古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补劣,进行…  相似文献   
784.
阎秋凤 《南都学坛》2007,27(5):35-37
1937—1945年间,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不仅遭遇到多种自然灾害的频繁侵袭,而且遭遇了日伪军残酷的军事"扫荡"和严密的经济封锁。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采取标本兼治的救治措施:一方面拨粮拨款赈济灾民,广泛开展以节约、互助为核心的社会救济运动;另一方面,救灾与生产结合起来,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工副业等,最终战胜了百年不遇的天灾敌祸,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785.
曲延志  杨军 《中华魂》2021,(2):48-51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来源,延安精神的实践价值在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中得以充分的展现,并对后来的劳模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86.
华中抗日根据地在组织互助合作运动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过剩,互助难以巩固的问题。针对人多地少,劳动力有剩余的状况,华中抗日根据地在开展互助合作中加强对劳动力的合理规划,组织劳动力合理流动,发展副业,将互助组与合作社结合起来,推行精耕细作,增加对农副业的投入。通过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发掘了乡村的生产潜力,激发了民众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乡村社会经济的活跃,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互助合作事业的巩固。  相似文献   
787.
熊成帅 《河北学刊》2023,(2):216-224
麻雀战是一种典型的游击战战术。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军的武器优势,根据地军民充分运用麻雀战以阻滞、袭扰和恐吓日军,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游击战争在敌后抗战中具有的战略属性和抗日根据地阻滞袭扰日军、打击日军小股部队的现实需求,是麻雀战在根据地广泛出现的主要原因。麻雀战通过分散武装不断消耗日军,以多点出击的方式迟滞日军,以军民联合作战的方式恐吓日军,对日军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威慑。中共领导的武装部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抗日武装对根据地群众进行了常态化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根据地多种类型的武装实现了有效协同,这些因素为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麻雀战准备了基本条件,促进了麻雀战的广泛开展。麻雀战是人民之战、群众之战,具有保护根据地、捍卫群众利益、鼓舞民心、动员民众的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88.
2018年,米家窑地下交通站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米家窑地下交通站还被列为渭北革命根据地交通联络站故址红色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区名录,经过改造修复,已正式开放,让这个功绩卓著的革命遗址重新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在陕西省富平县梅家坪镇岔口村米家堡外,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高崖窑洞背后,却写满了当年在白色恐怖下共产党员和当地人民群众与敌人斗智斗勇、不畏牺牲的英雄故事,承载着一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传奇历程。  相似文献   
789.
盐阜抗日根据地参军工作从困难重重到拥军参军、春季参军、反攻参军的次第开展,经历了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伴随着拥军工作、优抗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等逐步深入,根据地群众最终实现了从物质改善到思想改造、从迟疑观望到踊跃参军的成功转型。群众路线是中共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790.
关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建设问题,国内外学界近40年来的专门研究仍然薄弱。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以后,中央军委于1941年11月7日发出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是第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不久又提出了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的重要政策。此后到1943年间,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华北及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在贯彻“精兵简政”政策的同时,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实行精兵建设、大力发展地方武装与人民武装及其武器装备,敌后抗战渡过了难关,人民抗日力量进入“再上升”阶段。抗战严重困难时期,中共审时度势,果断转变人民军队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根据地军事建设,不但适应了经济力量对于战争的决定性作用之历史规律,也是对于根据地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促进。八路军、新四军注重质量的精兵建设之路,为人民军队此后的历次精简整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正式形成,则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上的巨大成就和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