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9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86篇
管理学   906篇
劳动科学   60篇
民族学   175篇
人才学   171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2575篇
理论方法论   451篇
综合类   5970篇
社会学   734篇
统计学   30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671篇
  2011年   762篇
  2010年   759篇
  2009年   791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539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选取几个常用随机变量分布类型来产生随机变量序列并对结果进行检验,模拟和检验结果证实了3个中心极限定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92.
从人性的高度上揭示法家"以术治吏"的理论基础是本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与此同时,还详细论述了法家的"察奸之术"、"防奸之术"和"除奸之术"等,并且进一步对法家"以术治吏"的刚性管理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93.
<聊斋志异>中的果报故事不能简单地以宣扬封建迷信视之,它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包含着劝善惩恶的积极内涵,由最初的自神其教转变成为作者弘扬和阐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形象化文本.同时,因果报应不仅成为故事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而且成为小说的一种情节结构模式,在小说叙事方面起到了结构作品、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94.
萨克雷在现代心理分析理论诞生以前,将蓓基·夏泼塑造成一个幼年丧母、少年丧父的孤儿,于无意间从最大程度上成就了她在拉康心理分析模式三段论中的“缺失”。文章将以蓓基·夏泼的性格塑造为切入点,从拉康的心理分析模式三段论的视角,分析、阐述蓓基·夏泼如何成为一位维多利亚社会之“女”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895.
把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扩展到基于模糊变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并把这一方法运用于物流中心的系统评估中。专家运用模糊语言变量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结合各指标的权重得到模糊总得分。根据评估者对风险的态度,选择相应的模糊变量排序准则对总得分进行排序。通过模糊模拟技术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选出评估成绩最好的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896.
本文结合生态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位的思想,提出了"产业可持续发展位"概念和决定产业可持续发展位的八个因子,并建立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因子作用机制模型,对决定产业可持续发展位的主导力、支撑力和整合力作了相应论述,为产业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97.
一些功能语言学家认为,对一个语言过程进行分析时,可以同时使用及物分析法和作格分析法,且后者是前者的补充。但是,作格现象不是词汇语法层的现象,而是语义层的现象。在语义层上,及物现象和作格现象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地位相等。因此,一个小句该用哪种分析法去分析取决于小句表达的语义的作格程度和及物程度。假如作格程度很高,那么用作格分析法更为适当,反之则用及物分析法。  相似文献   
898.
汪绍楹先生所校《艺文类聚》,为是书有刻本以来最完善之本子。然整理如此一部大书,偶有小疵,实在情理之中。另外,学界向来对引文状况缺乏深入而系统之研究,故古籍引文中之某些本为“原始”之失,便轻易地被研究者在“理”之层面上断为流传过程中所造成的。这一点,即汪先生似亦未之能免:其校语之“此脱”“此有脱文”云云,盖有欧阳询们省略时之疏忽所致者,而非尽为后世流传之“脱”。  相似文献   
899.
荀子天人观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荀子的天人观既有对儒家传统思想的继承,又有对道、法诸家的选择性吸纳;同时又体现出受到其时代的自然科学的成就之影响。与同为战国时期儒家大师孟子不同,荀子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而最终把这种思想归宗到国家的意识形态的高度,指出儒家的"礼"是治世之表,为国者应该隆礼尊贤,以尽其职责。  相似文献   
900.
“上帝之死”在尼采那里意味着崇高世界的坍塌、传统价值体系论证方式的无效,也意味着为具有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限制的人开辟出一个颇大的可能性空间,开始基于一切皆可能的思想实验。尼采思想的实验性质不如从事小说创作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么明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实验可分为三类:不伤害他人的小心翼翼的实验、为了自己认定的善或利益而伤害人的实验、宗教大法官建构巴别塔的宏大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基于被解放的、意味着无限创造性的超能之人所做的。实验承担者的漂泊无根、价值荒芜状态,特别是“上帝死后,一切皆被允许”的逻辑,预示着价值的荒芜已从崇高价值蔓延至基本价值,标志着虚无主义已从崇高价值坍塌的虚无主义进一步深化到基本价值坍塌的虚无主义。与尼采相反,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这种虚无主义更多地与超能之人联系起来。在尼采那作为弱者工具的“上帝”与吉莱斯皮所谓没有任何限制、意味着无底线创造性的恶魔化“上帝”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基于人性善良和民族文化传统理想的“上帝”显得尤其值得关注。“人神”通过犬儒主义进一步加重了现代虚无主义,使得被虚无的价值从崇高价值进一步深化或延伸到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