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25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302.
《成才与就业》2017,(S2):82-82
特色课程乐器系:钢琴名曲、即兴伴奏、古筝、二胡、手风琴、竹笛、琵琶、古琴等声乐系:声乐、歌剧演唱、沪剧、越剧、中国民歌等舞操系:时装表演、摩登舞、交谊舞、理疗瑜伽、胶州秧歌、健康舞等保健系:认识中医、药食养生、热敏灸、拔罐养生、音乐养生等书画系:书法、山水画、花鸟画、素描、油画、水粉画等手工艺系:编织与钩针、点心制作、篆刻、剪纸。  相似文献   
303.
歌剧音乐的美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剧作为西欧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情节化,人物化,性格化的美学特征,分析了歌剧音乐是全声乐体裁,全器乐体裁和歌舞结合的音乐特征,阐述了歌剧是具有很强文学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304.
谈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契尼是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意大利最杰出的作曲家 ,他一家是意大利音乐世家。他的创作适应时代潮流 ,热爱意大利歌剧传统 ,是威尔第忠实的继承人。题材广泛 ,引人入胜 ,风格独特。他的歌剧的演出是强烈的戏剧性与声乐、管弦乐、朗诵、动作、服装、布景及灯光最高效率的综合。  相似文献   
305.
不久前,三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同是94岁的陈强、张瑞芳和86岁的黄宗洛相继离去;除了家人好友,几乎所有的影视大腕明星都赶来为他们送行。在送别的队伍里,更有许许多多泪眼婆娑默默无闻的普通市民。人们悲伤不已,唏嘘一个时代结束了。然而,最引人深思的是演艺圈外的老百姓为何也是那样地伤感,那样地不舍?我想,三位老演员无论在艺术造诣还是做人做事上,都给我们的演艺界留下了丰厚的精  相似文献   
306.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艺术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可以借助传统表演艺术、艺术设计及影视艺术等艺术路径实现对外传播。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的创作从传统造型艺术中汲取灵感,生成新的作品,面向海外传播同时,必定带动其中传统造型艺术信息的跨文化传播。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造型艺术元素,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向域外推广的重要艺术路径。文化遗产纪录片、古装影视剧和动画艺术片等影视艺术包含丰富的优秀的传统造型艺术元素,是易为海外观众所接受的传播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扩大海外影响力可以考虑更多地利用艺术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307.
采薇 《社区》2014,(23):16-17
2014年是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梅兰芳是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大师,也是第一位将京剧艺术推向世界的人,其开创的“梅派”戏剧表演艺术被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梅兰芳现已成为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象征,他在北京生活的半个世纪,留下了许许多多传奇故事和文化遗迹。  相似文献   
308.
歌曲《风萧瑟》选自作曲家施光南先生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经典民族歌剧《伤逝》。它是歌剧中女主角子君所唱的咏叹调,歌曲感情强烈,富有戏剧性,表现了主人公迷茫,痛苦,挣扎的心情。剧本体现了原著抒情诗式的笔调,刻画了涓生和子君敢于与封建礼教抗争的20年代青年形象,也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本文就咏叹调《风萧瑟》的剧情背景和曲式作了简要分析,对歌曲的演唱部分的艺术处理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309.
王玉 《东岳论丛》2014,(2):172-176
中国表演艺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存有雅化与俗化两条界限分明又相互交叉的发展主线。两者在中国表演艺术的具体实践中又大致呈现为庙堂演艺和民间演艺的分野,这也构成了今日演艺事业与演艺产业双重格局的逻辑起点。历史经验表明:演艺事业与演艺产业协同发展的双重格局是中国表演艺术发展的未来取向;加强演艺事业与演艺产业的互动交融是中国表演艺术发展的现实路径;外来艺术是中国表演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表演艺术发展的文化给养。  相似文献   
310.
《中国农村》2009,(7):34-35
陈奕迅永远听不够。去年他的声音犹在耳边,今年夏天,他又来了。他永远是搞笑的、鬼马的,每一次都把观众逗到捧腹不止。这一次,谁知道他又耍什么宝?继续穿着婚纱上舞台,又或者蹦蹦跳跳不停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