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8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225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5篇
丛书文集   1663篇
理论方法论   284篇
综合类   2124篇
社会学   146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5 毫秒
91.
在由"差等正义"向"平等正义"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邹韬奋的媒介正义思想汲取了儒家正义观、西方正义观和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理论资源,"传播资源的分配正义""传播过程的程序正义""传播内容的信息正义"和"传受之间的人际正义"四个维度,构成了邹韬奋媒介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尽管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遗嘱中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并未参加阶级革命,而是以"和平"与"抗争"的方式,实践其媒介正义理想。邹韬奋这种兼具"人民性"和"专业性"的媒介正义思想,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新闻改革的精神遗产,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92.
在脱贫攻坚中,对重点贫困地区的精确瞄准与偏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与非贫困户产生了必然的政策负外部性,表现为县域脱贫结构失衡、村庄帮扶悬崖效应与边缘人群争贫风险。究其原由,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竞争性的政策汲取、排他性的政策分配与分割性的政策评价是负外部性的三种发生机理。为此需要建立上下融合减贫机制,探索社区主导发展模式,拓展村民赋权参与空间,通过政策纠正、调适以消解和弥补政策负效应,强化政治决策与分配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93.
晚清时期,受鸦片暴利的驱使,四川省广种鸦片,川土的销售和消费都很旺盛,烟土税也成为全省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但旺盛的鸦片生产和贸易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引起了乡村地区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动,使经济与社会发展更趋畸形,因而四川也成为了禁烟的重点省份.经过几届政府官吏的努力,四川省的鸦片在清朝覆灭前几乎禁绝,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正义,但也使当时一些农民的生计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4.
我国发达地区法院系统率先试行刑事和解制度,引发了对该制度公平性和合理性的广泛争议。刑事和解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一种刑事思潮,体现了刑事诉讼价值的多元化趋势,并且在很多国家已经成功的制度化,成为刑事诉讼程序外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结合我国当前司法现状和基本国情,在一些现有的法律制度中融入刑事和解制度基本的"和解"和"恢复正义"的精神,有利于弥补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体系的不足,促进司法和谐。  相似文献   
95.
我国现行的再审制度面临的是诉累的危机,启动这一程序必须要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对改变生效裁判的再审应设定严格的程序,将非常救济控制在“极端例外”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6.
在现代社会工业与商业的对立中,马克思的思想始终指向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所有权正义的问题线索可以作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条阿里阿德涅之线。但因为这一问题涉及多个层面与维度具有一定的理论复杂性,因而我们选择在所有权的视阈下重构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问题——亚当·斯密问题作为视角来呈现马克思的检视与批判,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展示出马克思所有权正义思想的独特品质。从这一视角来重构亚当·斯密问题,焦点主要集中在商业与正义、财富与德性这两个问题上。马克思在对此的批判中表征出其所有权正义思想的无产阶级立场,对剥削、支配与压迫的克服以及在共产主义实践中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所有权制度安排。同时,所有权问题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一探究对于我国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规避资本主义私有制体系下的共同富裕理论在价值立场与判断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7.
98.
“交往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概念。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视界中,交往、交往的扩大再到世界普遍交往,从根本上突破地域空间对主体交往活动的限制,促进全球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推动民族、区域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资本逻辑宰制下的世界交往朝着非正义的方向发展,西方国家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之上,在全球范围内挥动制裁大棒,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把人类前途命运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以“全人类”为主体视域,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为总体框架,以谋求世界交往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为目标任务,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汇聚各方力量向着交往正义的正确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99.
100.
福利之正义即一种分配的"适得性",含有需要、应得、平等三项价值要素."需要"是基础性要素,反映了人性诉求与社会本质;"应得"是福利的资质性依据;"平等"作为核心要素,不仅具有多维的特性,还具有多重的调适功能.三者共同构成福利正义的价值内涵.农村福利弱势的实质即正义价值彰显不充分,表现在:需要的目标不明确,社会、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