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9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62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林中之>主人翁的悲惨人生分析由于缺乏爱而造成的家庭及社会的悲剧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女性与男性中心意识的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而说明,爱是这本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文学终结论"源自希利斯·米勒.学术界以该命题为研究对象形成对立的两派.因此,能否正确理解米勒的观点成为探讨问题的关键.米勒的《文学了吗》从世界、作品、读者三个角度捍卫文学性,阐明了自己的文学观,并提出应对文学地位被大众传播动摇的对策.无论是从理论意义,文学自身拥有的超越其他大众文化的特质,还是从指导读者阅读的方法上,他均表达了支持文学的信念.这一文学观与中国1980年代后的文学实践具有同构性.  相似文献   
13.
杨修于帝位之争,而非曹操的屈才.《三国演义》发挥了《世浯》中杨修恃才逞能的一面,而略去帝位之争不提,是为了塑造奸雄曹操的性格特征,与史实并不符合.  相似文献   
14.
符号学将语言符号的意义划分为语用意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翻译过程中对这三种意义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准确科学地传达原文的意思。选取陆谷孙、黄梅和刘须明三位译者的《飞蛾之》译本片段,讨论符号学三种意义在实际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人名作为专有名词相对来说译法应该比较固定,可是长期以来对于人名往往还是译无定则.文学作品中人名的翻译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这个自由度也应该以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为前提.文章拟对《推销员之》一剧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进行分析,探讨两个译本中人名翻译的得失,以期为文学作品中人名的翻译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蓬 《江汉论坛》2006,(10):52-55
“克隆转忆人”将“永生不”这个古老的话题赋予了新的意义。“永生不”表征着人们的生命意识,也为人之所以为人刻画着界限,也是人所独有的“自我意识”。从“生”之意义域中,似乎可以找到人类文化的某种遗传密码。对“永生不”之传统意义的超越,就是人“自我意识”之界限的重新划定和意义模式的转型。“永生不”之可能与否的逻辑与经验仍是理性的自我解释系统的“同一性”要求。“存在”的意义世界为“永生不”问题的意义确定和意义衍生提供了一个涵括科学并超越科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灵芝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传说能治愈万症,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药”,《白蛇传》故事里,白蛇显形吓了许仙,于是有了白蛇盗取仙草来救相公。《神农本草经》将之列为“有效无毒之上品”,为历代君王所向往。古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研究和应用灵芝,并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中华灵芝文化。灵芝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地区,波及于欧洲和美洲。  相似文献   
18.
蝗虫之死     
人的一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制约,这些制约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你的手中。  相似文献   
19.
张文渊 《社科纵横》2012,(11):97-99
在先秦哲学中,庄子的生观最完整,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其生观主要包括:生则重生,则乐,最终超越生,达到生的同一。探究庄子的生观对现代人建立科学的生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依据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弗雷泽的原始巫术思维原理、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等人类学经典理论,从尧舜禅让中的舜囚尧,以及典籍中的类比性描述,对《尚书》中年龄数字的剖析,去掉神话历史化、历史道德化的迷雾,尧舜禹禅让的真相是老人自习俗,周期三年。商末周初,随着观念和习俗的演变,老人生命的终结,逐渐由自的形式过渡到自然亡的形式,该习俗已经在国家层面不复存在,并分别演化成"大夫七十而致事"的官礼、"三年之丧"的丧礼。老人自是那个时代敬老、孝道的重大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