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9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9篇 |
人才学 | 6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50篇 |
理论方法论 | 32篇 |
综合类 | 363篇 |
社会学 | 42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西方思想的发展来看,存在的勇气问题曾经曾一度以隐性的形式遮蔽在伦理学、生物学、神学和其他科学之中.但是随着"上帝死了"的哲学思潮和虚无主义的到来,人的生存受到无意义的威胁,使"存在的勇气"这一问题开始在哲学的视域以显形的方式彰显. 相似文献
22.
刘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40-141
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历来紧密。对俄国作家而言,东正教神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创作,包括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是前苏联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家,他创作的《死刑台》被视为"当代圣经"。主人公俄巴底亚身上的宗教象征意义已被较多地论及,而小说中的"恶人"形象——格里尚、彼得卢哈、科利亚、马哈奇、坎达洛夫以及巴扎尔拜等,在以往的研究中却鲜有涉及。其实,这些恶人形象体现了东正教神学中的罪恶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艾特玛托夫对于罪恶的思考直接受到了东正教神学的影响,并且在他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23.
黄志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3):16-20,86
尼采敏锐地洞察到,注重“工具理性”的西方文化造成了人的异化,现代人丧失了原本属于人的本质的精神属性,导致了现代人精神的阴郁和“无家可归感”。他预见到了欧洲人所必然要经历的一场传统信仰大危机,从而提出了一个与传统基督教价值观截然不同的新的价值观——“超人”的价值观。尼采哲学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于意义和价值问题探讨的先河,然而,他的学说确实没有给正义留下位置。因此,澄清人们的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说,在历史和现实两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刘森林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11
“上帝之死”在尼采那里意味着崇高世界的坍塌、传统价值体系论证方式的无效,也意味着为具有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限制的人开辟出一个颇大的可能性空间,开始基于一切皆可能的思想实验。尼采思想的实验性质不如从事小说创作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么明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实验可分为三类:不伤害他人的小心翼翼的实验、为了自己认定的善或利益而伤害人的实验、宗教大法官建构巴别塔的宏大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基于被解放的、意味着无限创造性的超能之人所做的。实验承担者的漂泊无根、价值荒芜状态,特别是“上帝死后,一切皆被允许”的逻辑,预示着价值的荒芜已从崇高价值蔓延至基本价值,标志着虚无主义已从崇高价值坍塌的虚无主义进一步深化到基本价值坍塌的虚无主义。与尼采相反,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这种虚无主义更多地与超能之人联系起来。在尼采那作为弱者工具的“上帝”与吉莱斯皮所谓没有任何限制、意味着无底线创造性的恶魔化“上帝”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基于人性善良和民族文化传统理想的“上帝”显得尤其值得关注。“人神”通过犬儒主义进一步加重了现代虚无主义,使得被虚无的价值从崇高价值进一步深化或延伸到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26.
唐团结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6):40-43
陈子昂之死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一个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没有一个完全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前代史料的梳理鉴别,认为陈子昂的真正死因与上官婉儿密切相关。陈子昂公开反对上官体诗并成为领军人物是上官婉儿指使武三思除掉陈子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7.
从汉英对"死"的语言表达看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3(3):36-39
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会孕育出一种特有的语言,而语言则反过来能展露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作为一种语言表达特殊形式的委婉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密不可分。因而,汉语和英语中关于"死"的各种委婉含蓄的语言表达,也自然能反映出各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因为各种不同的措辞方式本身携有显明的各自文化特征。文章试图以这一现象为聚焦点,从一个侧面揭示文化与语言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8.
论秦汉魏晋时期的厚葬与薄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秦汉魏晋时期厚葬的成因有经济、认识、道德伦理、统治者提倡等等,归根结底还在于统治阶级选择丧葬制度的着眼点在于能不能维护其政权的稳定性,厚葬、薄葬都在其次。该时期的厚葬特点一是长丧久葬,二是事死如事生,后者具体表现是大、多、广。汉文帝“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诏令确实实行过,但并未全面提出“禁厚葬”的措施,薄葬的局限性很大,尤其是开创了“凿山为穴”的新葬制。魏晋的薄葬特点是短丧、不封不树、明器减少。局限性是薄葬区域性强、阶段性突出、新葬制的出现。因此,厚葬始终是汉晋时期丧葬活动的主线 相似文献
29.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较为系统的灵魂不死的思想,其特点是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人性的觉醒,又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桎梏。随着佛教的渗入和广泛传播,形成了一种以业报轮回为核心内容的灵魂不死观念的变相。而佛教灵魂不死所具有的道德威力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近代思想家们崇尚的灵魂不死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功用,使灵魂不死延伸为一种贯穿自我、民族、国家和人类并跨越时空的永恒精神。它启迪现代人从更深的层面上思索和追求人类历史留下的不朽精神与风采 相似文献
30.
袁彬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2):71-75
老年人犯罪从宽的年龄标准应当有别于老年人免死的年龄标准。当前,中国对老年人犯罪从宽的年龄宜规定为年满70周岁,而对老年人犯罪免死的年龄则宜规定为年满75周岁。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应当与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相一致,统一规定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没有必要区分故意和过失犯罪分别规定。考虑到老年人犯罪免死的根据、刑罚目的和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中国应当免除所有老年人犯罪的死刑,而不应有例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