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360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西方文化中,人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不同于东方文化,他们十分忌讳说,他们提倡人生来平等,对基督教笃信无疑,相信人后可安眠升天,视“”为回到上帝的怀抱;同时,西方文化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面对亡诙谐调侃有加。诚然,由于文化交流,语言也有不断趋同融合的现象。对于英语“”的各种委婉表达,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表达采用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52.
韩东屏教授试图通过“克隆转忆人”技术,实现“永生不”的梦想,但“克隆转忆人”即使技术上可为,也未必当求。因为“克隆转忆人”并不是人们追求的此生永在。由于肉体和精神的分裂有可能滑向身心二元论、不断地自我重复移植不仅有可能消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还违背了新陈代谢的根本法则。“克隆转忆人”技术的实质是对自然生命的“限定”、“促逼”和“强求”,使新生个体处于不自然、非本真状态,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53.
本文借用话轮转换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推销员之》中的对白片断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从会话结构的角度理解戏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人物关系的展现问题。我们发现戏剧人物的创作和解读,不仅取决于人物的会话内容,而且与由话轮转换系统所产生的相应会话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4.
王安忆的《长恨歌》用冷峻的笔触,刻画了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各文化话语转型时期不同人物的欲望表达及欲望之。从意识形态话语角度来看,这些人物的欲望表达都是以一定社会文化话语形式呈现出来的,并包含着一种冲突统治意识形态话语和日常意识形态话语的冲突。统治意识形态话语支配、控制着日常意识形态话语,从而使欲望表达产生扭曲悲哀的特征,欲望对象遥不可及,欲望之呈现出带有恐惧感和震撼感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55.
陶渊明向来被看成是一个很超脱的人,但他的超脱是有层次之别的。他能超脱功名,但却未能超脱生,所以恬淡轻松只是一个很表面的现象。他有着很强的生命意识,对亡问题有着长期的思考。这增加了陶渊明诗歌的深度和内涵,使他在更深广的意义上获得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56.
师:昨天下午,我很认真地听了陈老师上的课:《小音乐家扬科》。听完课我就对陈老师说:我也想来上这节课,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使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力能够充分的表现出来。或者说换一种上课的方式,因为我们平时可能比较多的问题,都是老师提出来的,是吧!可能整个课堂更像是老师的。你们已经上过一次了,算是第一课时,我就上第二课时,现在我想知道大家对小扬科这篇课文,对小音乐家扬科有了多少理解。这个黑板平时主要是老师板书的,那今天呢?这黑板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上来写,只要你对这篇文章有不同的看法,都可以提出来,我们这堂课啊,就像开茶馆那样畅…  相似文献   
57.
陈子昂之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一个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没有一个完全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前代史料的梳理鉴别,认为陈子昂的真正因与上官婉儿密切相关。陈子昂公开反对上官体诗并成为领军人物是上官婉儿指使武三思除掉陈子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8.
从西方思想的发展来看,存在的勇气问题曾经曾一度以隐性的形式遮蔽在伦理学、生物学、神学和其他科学之中.但是随着"上帝了"的哲学思潮和虚无主义的到来,人的生存受到无意义的威胁,使"存在的勇气"这一问题开始在哲学的视域以显形的方式彰显.  相似文献   
59.
本文试图通过易学思维的角度,实际上也是一般的中学思维角度,对康德批判哲学进行一个观察。康德哲学有一定代表性,尤其他对经验问题的安排,以及道德论作为神学出路的消息,很值得注意。对留意文化比较与批评的学者尤其如此。相比照而言,中学对形上下问题的传统安顿,便包含着人文读解的重要信息。同时还想说明,科学在其原发过程中是有反科学的机制推动的。  相似文献   
60.
中国早期文献记载了在历史上存在过的"老人自习俗"的各种形式,但已失去了解释性。一些老人自习俗在汉代之后的文献中始终被置于道德批判的视角下,另一些经过象征性仪式与文化解释的改变而得以在官方与民间同时延续下来;在民间历史中则不同程度保留着有关习俗与解释性传说;无论在古代文献还是民间叙事中,这些事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性早已被割裂、打碎,甚至遗忘;借助经典人类学理论,针对文献记载和现实遗存,理清其演变的规律,还原其共同的文化本质,建立起内在的统一的解释,可导致对历史文献和现实认知两个层面的民族记忆的重新认识和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