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9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9篇 |
人才学 | 6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50篇 |
理论方法论 | 32篇 |
综合类 | 363篇 |
社会学 | 42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中国学术由传统过渡到现代与报刊的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对"国故之争""王国维之死"等文化史事件在报刊传播空间中的历史细节考察,不但可以理解近代报刊在学术传播、论争等方面的推动作用,还能进一步反思五四以来种种文化思潮前进的源动力.一方面,随着西学的传播,尤其是近代报刊的兴起,现代学术框架得以建立,并逐渐影响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走向.学者借助新材料、运用新方法,逐步突破以经学研究为中心的传统学术框架,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近代报刊加速了学术的现代化进程,学术期刊围绕某一历史事件或理论专题的组稿促进了学术思潮的形成,并由此延伸出更为广阔的学术论争. 相似文献
572.
秋瑾之死与晚清的“秋瑾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晓虹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2):1-8
秋瑾因参与革命、策划武装起义而被捕、遇难,成就了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然而,这只是以今人的眼光回望历史得出的结论.时当晚清,占据舆论界主流的声音却以秋瑾的被杀为十足的冤狱,时人有意忽略其革命党的经历,认为秋瑾作为一名爱国爱民的女界先进,其革命的内涵并未越出"男女平权"与"家庭革命"的范畴,指出秋瑾是家庭革命的鼻祖,是具有爱国精神的女中豪杰.这种由"秋瑾文学"而总结的秋瑾形象,虽有偏差,却蕴涵着丰富的时代信息. 相似文献
573.
574.
凌伟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49-52
粤东兴宁客家话中活跃着一个有趣的口头语“X个X贼”。仔细研究词性,会发现大部分词属于形容词,但也有少数兼做动词。本文通过它与动词和性质形容词的比较总结出这一类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并引出另一使用频率极高的同义形容词“死”,在语用的效果上进行比较,得出“X个X贼”更形象、更生动、更传神的结论。 相似文献
575.
王伟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5-17
在六朝作家当中,沈约是难得的终老于官的一个,但他的一生始终处于死亡的忧惧和包围之中。其《伤王融》等九首颇得“清怨”之长,既是沈约为僚友之死而唱,也是为自己即将踏上那条漫漫而又寂寂的黄泉之路而提前唱响的一曲曲哀伤的挽歌。 相似文献
576.
肖国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82-8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迅死亡意识的研究历经社会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几个层面的探掘,形成了从现实生存的危机与反思到孤独个体的向死而在,再到鲜活个体心理的微观贴近,最终形塑了鲁迅经由多重反复观照的立体成像,从而由此一问题域完成了鲁迅形象的某种重构. 相似文献
577.
徐银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2):79-84
“形(动)死我了”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表明,它是一个中心义为说话者经历极度状态变化的构式。与“形(动)死我了”构式规约相联的形容词或动词,与构式所表示的事件之间存在子类关系,在此基础上形容词或动词与构式整合。限定进入“形(动)死我了”构式的语义类型,统计类型频率,发现“形(动)死我了”构式中能产性最高的类型是心理感觉形容词,能产性最低的是表示人或事物特征的形容词。比较“形(动)死我了”构式与“我形(动)死了”构式,发现两者在语义上无差别,但在语用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578.
张川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5-12
王小波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在主体建构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以对死亡景观和死刑想象独特的文学呈现、贯穿其间的爱欲与死欲的纠结、对死亡的凝视和深描、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等,建立起以主体建构为目标和目的的死亡叙事,向死而生的生死观成为其小说文本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支点。 相似文献
579.
任静伟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1):15-18
以《论语》为原典,集中分析和讨论了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生死有命"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等人生哲学思想,指出:孔子重视"生"并不意味着忽视"死",强调人之"知生死"就是"知命",即明白"死生有命";面对"求之在天者"而非"求之在我者"的生死问题,人所能做的就是以"践仁"来实现生命的永恒价值,并借此获得对个体生死的超越。 相似文献
580.
与谢野晶子的长诗《君莫死》长久以来被当作“反战诗”受到世人关注。但从与谢野晶子的战争观、“诗歌之道”“尊皇之道”以及政治立场分析,她的《君莫死》只是一首真情流露的“心声”诗作,甚至算不上厌战诗。对与谢野晶子的这首诗,应该放到她的整个创作当中加以判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