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9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62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划时代的开拓者,积极引进和移植了西方现代哲学和现代派文学.鲁迅作品中"佯狂"的生命群像,以不拘一格的生命方式,表现出对现实的批判、怀疑、否定和破坏,带有浓烈的尼采式的"超人"印迹.而"向而在"的生命群像,则体现出人只有面临亡,才能最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鲁迅的生命群像凝聚着深刻的唤醒意识与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582.
海明威向来把托尔斯泰当作艺术典范,但也充分保留了对托氏的批判权;他敬畏托尔斯泰,却也悄悄地与之“较量”了一下:他的著名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有意地模仿和改造了托尔斯泰的中篇杰作《伊凡·伊里奇之》。《伊凡·伊里奇之》是托尔斯泰为西方源远流长的启示艺术和救赎文学所作出的一个伟大贡献。海明威继承而又改变了托氏启示和救赎的主题。在《乞力马扎罗的雪》里,他将《伊凡·伊里奇之》的宗教主题世俗化,用艺术信仰取代了托氏的上帝信仰,并完全排除了托尔斯泰式的“救世思想”。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哈里,较之于原型伊凡写得更为具体、更有悟性,也更加使人感兴趣;哈里临前出现的幻觉,也比伊凡的临终皈依更有意境或者说更具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583.
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基于"此在"所建构的基础存在论完成了西方哲学从概念思维到生存领域的转向,在视域上达到了与儒家哲学对"人"的关注的根本一致。但其"在世"观念仍未跳出概念推演的话语建构,与儒家作为意蕴本身的"宇宙"存在一定距离;其最终主旨"向存在"则忽视了人作为类存在的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584.
近年来,在文学批评界对于文学理论是否终结的争论层出不穷;2003年美国批评界的权威期刊《批评探索》所主办的一次对于理论的未来的研讨会,更是把这种争论推向了白热化。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功能亟待更新;同时,文本媒介的改变也为文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契机。无论是批评家,还是普通大众,都需要适应新发展的理论的引导来探知新事物,也需要新的理论方法来反观旧事物。  相似文献   
585.
尚子楠 《兰州学刊》2013,(12):220-221
神话中的生与魂灵问题是中西神话共同的中心问题.亡意识在某种角度上甚至可以看做是神话产生的一大源泉.在我国上古神话中,亡成为了开启生命与宇宙永恒循环、永恒回归的核心,文章以“借而生”的神话逻辑为重点,以来源、空间、内部关系、神话内容为四个主要方面,对上古神话中的亡灵魂及冥界神话思想加以解读,从而窥探上古时期先民的生命观、灵魂观.  相似文献   
586.
3篇文章分别从语言的“篇章”和“句法”两个层面对网络语言构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元话语和网络语言中“XX体”的篇章构式研究》提出,元话语具有篇章构建功能,并具有构式语义的示义功能。因此,将元话语所构建的篇章与构式结合起来研究,既有利于元话语研究的深入,又有利于构式语法研究改变忽略篇章构式的研究现状。《虚拟与写实:网络群言体及其社会语用价值》也指出,网络群言体是罗列诸虚拟说话人对某一对象不同看法的话语形式。其话语要素包括话题、话语角色和话语项;群言体语篇特点是成分复现和形式自由,其语用价值在于用虚拟娱乐的形式达到写实讽喻的目的。《正反同义构式“V/A不P”的多维研究》则认为,正反同义构式“V/A不P”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即否定语义和肯定语义,并强调语境是构式“V/A不P”肯定语义解读的关键,动态语义特征是研究新的句法格式形成所要注重的因素。  相似文献   
587.
倪西赟 《职业》2011,(34):40-40
为什么向往大公司?你也许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工资高、福利好、机会多等等。然而,你有没有认真想过:大公司真的适合你吗?大公司会敞开怀抱接纳你吗?你就是很顺利走进大公司,能一帆风顺吗?多情总被无情恼,大公司固然有大公司的好处,但大公司也有冷酷无情的一面。  相似文献   
588.
尼采的"上帝之死" --虚无主义的演绎及其反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的“上帝之”将虚无主义推至极限 ,并用重估价值的积极的虚无主义完成了去值的消极的虚无主义。而海德格尔则反拨尼采 ,要在虚无主义的遮蔽和绽放中把握虚无之虚无 ,以求彻底颠覆传统的形而上学。然而 ,在福柯更为虚无化的“人也了”中 ,海德格尔与尼采一样都面临着更进一步的反拨而难逃虚无主义命运。其实 ,虚无主义既非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所能完成的 ,亦非历史的法则和逻辑 ,它只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其极至的主体性驱使下 ,因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和把握的失落 ,导致绝对确定性通过不断被剥夺的递增的匮乏之痛苦、缺席 ,而宣告不确定性的到来。然而 ,这种所谓的可怕的不确定性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种“形而上学病”的发作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终将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589.
杨仪均 《天府新论》2007,(Z1):216-217
《论语》蕴涵丰富,形成了系统的生观,表现为重生慎,以仁义为依托,以人生价值的实现为归宿。  相似文献   
590.
塞种与Soma——不死药的来源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