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民国法学家蔡枢衡先生的论述中,“殖民地性”成为描述中国近代法制的关键词,也是中国近代法制性质的一个面相。在蔡枢衡看来,法制的“殖民地性”决定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属性。在去殖民化的社会思潮中,法制的“殖民地性”变得更加明显,中国近代法制变革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在这一过程中,“唯新是从”的法制变革模式引起“中国法学的贫困”,法律认知上的形式主义使得法律形式与法律内容严格区分开来,由此,作为社会事实的法制发展出现了“断裂”。循着蔡枢衡对于中国近代法制“殖民地性”的解释脉络,厘清蔡枢衡意义上“沈派”与“反沈派”的历史社会处境,明确蔡枢衡“法学第三立场”的世界观、法律观和方法论,为当下的法学本土化路径之探索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22.
和平 《领导文萃》2011,(Z1):6-21
无论是中国崛起还是中华民族复兴,美国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因素。如果认为由于两年前的金融海啸美国已经日薄西山,未免对其体制的活力太过低估。但金融海啸确实重创美国因而加重它对中国的疑虑,这个迄今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对  相似文献   
23.
1897年至1914年,德国强占青岛为其租借地,进行了长达17年的殖民统治。德国殖民者为了实现其在远东的军事和经济利益,对青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客观上推动了青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这一时期的青岛,在立法、司法、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成为当时中国治理有序的现代城市之一。德占青岛的法制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发挥效用,是因为德国殖民当局特别重视建章立制、务实立法和严格施法。毋庸置疑,德占青岛的法制是帝国主义对我国殖民侵略的工具和手段,并最终服务于其非正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国外近年来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最新动态 ,评述了贝尔纳等人早期的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 ,重点分析了希德里克的“技术与帝国扩张”思想和佩尔森的“科学帝国主义”理论 ,对日本的“殖民地科学”研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5.
美国独立运动起因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昀岚 《社科纵横》2006,21(1):129-131
北美13个殖民地是英国人建立和管辖的海外领地,宗主国对其实行较为宽松的统治政策,从而使其获得了稳步而迅速的发展,并为其最终脱离英国取得独立奠定了基础。北美独立运动的直接导因并不是所谓的高压政策,而是殖民地居民主动谋求更大利益和独立发展的政治诉求。所以,从性质上说美国独立运动是一场政治分离运动。  相似文献   
26.
日本与西班牙的交流始于16世纪,西班牙当时是通过其殖民地菲律宾向日本宣传基督教,1949年7月,西班牙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到达鹿儿岛,然后在平户、山口、京都等地传播基督教,获“东洋使徒”之誉。基督教在日本遭禁期间,西方书籍不可在日本流传。江户幕府的管制有所放松后,德川家族的葵文库中有了法文版的《堂吉诃德》,当时的文库管理员并不晓此书作者是西班牙人塞万提斯。明治初期启蒙思想家中村正直译《西国立志篇》介绍西欧文学时,涉及了塞万提斯。1887年,《堂吉诃德》以《钝喜奇行传》的书名引介到日本。《堂吉诃德》的标准日译本于1915…  相似文献   
27.
28.
殖民地时期在缅从事高利贷业的印度齐智人内部成员关系平等、利益格局均衡,职业模式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社会心理比较一致,群体的自我管控与协作机制完善,压力承载能力较强,因此其社会能够保持良好运作状态。但是,高利贷作为齐智人寄生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下特有的盘剥方式,在缅甸独立后迅猛发展的国有化运动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作为外来群体的齐智人未能顺应缅甸的历史发展而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型,陷入了与当地族群的严重对抗,最终被迫退出了缅甸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9.
殖民地处境与日据台湾新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璧瑞 《东南学术》2004,(1):141-153
本文以殖民地处境与日据台湾新文学的关系问题为分析对象,重点考察日据台湾社会的基本特质及殖民地政治、文化对被殖民者精神的压抑和渗透、对写作者身份的改变.一方面结合史实和殖民与后殖民理论,理清被殖民者身份改变的多重脉络;另一方面分析日据台湾文学和作家身份确认的复杂和困惑,同时探讨文学传承和文学身份问题在日据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30.
毛皮贸易在北美早期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早期殖民者寻求不到贵金属,转而求其次,以毛皮为替代品,毛皮贸易遂成为北美各个殖民地便捷的牟利手段。它不仅是新法兰西殖民地的经济基础,也是其他殖民地发展的经济补充,还是促使英法在北美争霸的一个重要因素。毛皮贸易对北美早期的经济发展、政治格局和种族关系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