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正慈禧当政时,正值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四方云扰幅裂,慈禧作为最终的决策者,固然要为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负主要责任,但只要客观地对待史料,不难发现,其实在每一次事件初起时,慈禧的判断与决定大体上都是切合实际的,至少不那么糟糕,最后却总经不住耳边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令她陷入惑乱,改变了初衷。总体说,在对内的问题上,慈禧较能坚持自己的定见,让事情朝好的方面发展,如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62.
哥伦比亚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位于美国纽约市,学校创建于1754年,当时美国仍属于英国殖民地,英皇乔治二世筹设了以人文、科学和语言为主的“国王学院”。美国独立后,为了纪念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国王学院”改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857年,哥伦比亚学院由曼哈顿下城迁至中城,在此后的40年间,学校增设了医药、法律、工程、政治、建筑、哲学和理论科学等学科。1896年,学校理事会正式决定使用“哥伦比亚大学”这一校名。1897年学校迁至目前的校区位置。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63.
192 0年 6月 ,列宁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草拟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为实现《提纲初稿》中规定的政策 ,共产国际加强对中国的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马林起了积极的作用。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是马林以爪哇伊斯兰教联盟运动的经验为依据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64.
论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清教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7、18世纪的清教运动发端于英国 ,兴盛于北美大陆。作为新英格兰最早的移民 ,清教徒以自己的宗教思想实现着他们的理想 ,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并对后来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个人主义、伦理道德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取得了一定进步,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但国内学术界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本文批评了抵制国际化的"学术民族主义"和丧失本土意识的"殖民地学术"。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不仅仅意味着英文论文、国际会议和国际期刊,更重要的是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对话和竞争,提出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范式,与国际同行共同设置研究议程。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处理好经验与理论、"在中国"与"为中国"、英文写作与中文写作的关系。国际化并不意味着丧失本土问题意识,对西方学术界亦步亦趋,也不意味着母语写作的自我矮化。高水准的中文学术写作也是国际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6.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土地的大肆劫掠,使东北农村土地占有状况发生很大变化,无地农户比例上升,佃农和雇农数量剧增。封建地主在新的形势下,与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相结合,其势力得到扩充和发展,部分地主日益汉奸化。日本移民作为特权阶层,逐渐演变为中国领土上的新兴异族地主。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只有给地主做雇工,过着殖民地统治下的亡国奴生活。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农村社会结构是殖民地统治下的畸形社会结构,是被抛出正常历史轨道的畸变与蜕化,极大地加速了东北农民的破产进程。  相似文献   
67.
台湾、朝鲜半岛、中国东北是近代日本帝国构建殖民地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伪满洲国是日本殖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在中国东北人为制造了一个虚幻的"独立国".1932年由关东军谋划并经日本政府默许下制造出来的所谓"新国家",可以说是自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满洲经营"国策的必然产物,所谓"满洲问题"是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左右日本帝国对外扩张战略走向的关键因素,是日本帝国构建殖民帝国的重要环节."满洲国"的建立是日本在殖民侵略台湾、朝鲜半岛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殖民侵略模式,这种殖民侵略模式后被推广至中国的华北、华南、内蒙古乃至东南亚地区.日本东洋史学配合帝国政治需要实现了"满蒙史地研究"与帝国"满蒙政策"的合流.日本满蒙学研究者配合帝国的国策政治,制造出一个独立的学术空间"满蒙学".就殖民地属性而言,伪满洲国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地政府,是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殖民统治方式转变的起点,同时也成为日本帝国覆亡的原点.  相似文献   
68.
69.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国际法思想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世界眼光论述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国际原则;通过批判维也纳公约以及该公约所建立的国际体系、谴责欧洲列强之间的背信弃义和秘密外交以及揭露欧洲列强的侵略行径,马克思恩格斯表达了对粗暴践踏国际法行径的否定和以国际法维护弱小民族国家合法权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70.
近代日本有40多位著名作家以自费旅行、受"满铁"之邀、从军等形式到访大连,另外还有一些是出生或成长在大连的作家,结合历史背景对他们的到访时期、方式以及文学历程等进行考察.大连的记忆刻印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从对相关作品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作家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认识的多重性、矛盾性和局限性,也更能认清他们思想中本质的一面.此外通过研究还可以把独特的大连呈现出来,为进一步了解它的人文和历史提供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