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7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242.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有(瞿)字,学界尚无说.通过考释可以认为,它是个从(日)(臣)((目目))声的形声字,就是《尚书·顾命》中之"瞿"字.本来所指可能是一种戚钺类兵器.  相似文献   
243.
殷墟青铜礼器组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墟青铜礼器的组合关系 ,不仅有明显的时代标记 ,而且是晚商礼制的重要反映。殷墟盛行聚族而葬 ,族墓地之间礼器组合可能也有差别 ,西区墓地的礼器组合就有东、西之别 ,东部以觚爵为主 ,西部以鼎簋为主。殷墟时期存在着明显的“财富与地位差”现象 ,这种财富与地位的不相承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殷墟晚期虽食器比例有所增加 ,但重酒之风仍没有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4.
“王若曰”是先秦典籍和金文材料中比较常见的词语。对该词语的释义,目前仍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对金文、简牍和传世典籍中的相关资料进行考察和梳理,可知“王若曰”不是王一般的谈话,而主要是指王命,语感在强调其庄严性。此外,学者以往举出的殷墟甲骨文中“王若曰”的例证并不可靠,从现有材料来看,“王若曰”可能是周人的说法。  相似文献   
245.
《尚书·周书》所载的殷商事可借助甲骨卜辞得到验证,但贸然的两相对比极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通过与甲骨文类似的辞例比较,《尚书·酒诰》“自成汤咸至于帝乙”中的“咸”实与甲骨卜辞中的“成”无关,亦不指“成汤”,而且句中的“成汤”与“帝乙”还存在先后的等级落差。“自……至于”的辞例不仅具有表示落差排列的义项,其中也往往添加“卒”“皆”“撤”等一类的范围词,《尚书·酒诰》“自成汤咸至于帝乙”中的“咸”就属于这一类现象。  相似文献   
246.
李文静 《殷都学刊》2023,(2):33-37+44
殷墟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数量较多的五色颜料,通过对殷墟五色矿物原料以及出土的“五色石”的试析,说明商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已经较为成熟地使用、制作各类颜料。同时,随着宗教信仰的发展和国家统治的需要,殷墟时期的五色逐渐被赋予更多外延意义,这些均为后来我国传统五色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7.
殷墟卜辞中 “寇” 的用法有三: (一) 用作动词, 表示劫掠、 侵犯之义; (二) 用作名词, 表 示寇贼之义; (三) 用作名词, 表示人名、 地名、 族名。 我们主要探讨了卜辞中作为名词表示寇贼的 “寇” 的犯罪、 抓捕与惩罚。 寇贼曾闯入商人宗庙大肆劫掠, 被商王视作灾咎事件, 而其罪行当远不止于此。 商王 对于寇贼的打击是不遗余力的, 发动了大规模的抓捕行动, 从选派人员到抓捕过程、 结果频频占卜, 颇为重 视。 商王对于抓获的寇贼予以严厉的惩罚, 主要表现为刑罚, 即肉刑与死刑。 在肉刑方面, 寇贼主要被施以 刖刑; 在死刑方面, 商王采取了与祭祀结合的方式剥夺寇贼的生命权, 将之用为人牲。 除此之外, 在特殊情 况下寇贼还被商王用作战争工具, 仅见于商人伐 方的战役, 但并非主力, 似不能高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